正在閱讀:

放棄舒適,保護圍墻:對城市邊界與公共空間的反向思考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放棄舒適,保護圍墻:對城市邊界與公共空間的反向思考

項飆、何志森、王笛等來自建筑與人文領域的八位專業(yè)人士圍繞著“邊界”展開分享,思考在數字技術與現實空間交融的當下,人作為城市空間的主體需要面對和解決的新課題。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記者 | 徐魯青

編輯 | 黃月

城市不應只有宏大敘事,還要考慮到顆粒度微小的鮮活個體的感受。在數字化表達日益興起的時代里,我們如何看到人的尺度?在虛擬和現實日益模糊的時代,我們如何發(fā)現附近、重建附近?在對人文城市的呼喚里,我們所期許的是什么?2021-2022年三聯人文城市季以“跨越邊界”為主題,試圖關注數字化影響下更為廣闊的城市,嘗試以虛擬世界的數據描述真實城市的人文狀況,幫助理解一個完整的人的需求。

在日前舉辦的人文城市光譜論壇上,項飆、何志森、王笛等來自建筑與人文領域的八位專業(yè)人士圍繞著“邊界”展開分享,思考在數字技術與現實空間交融的當下,人作為城市空間的主體需要面對和解決的新課題。

看見邊界,打破邊界

城市里充斥著有形和無形的邊界,我們如何打破它們,重建附近?人類學家項飆在分享中提出,首先我們要看到這些邊界和差異,現實結構隱蔽了無處不在的邊界,“只有在深夜的時候,在沒有人的地方,不平等才顯現出來?!彼猿鞘懈魈幙梢姷纳碇品那鍧嵐槔品此瓶梢酝伙@專業(yè)化,實際上更多是在劃出邊界,提醒著清潔工不一樣的身份,大家往往對這樣的差異視而不見,有時還會因此改變與之交往的態(tài)度。

項飆還批評了如今的社區(qū)建設——政府投入的網格化管理、商家發(fā)明的“最后500米”,都讓社區(qū)成為了安全舒適卻沒有社會生活的空間,封閉性形成的安全感把人們從世界中隔離出來,無法與之形成更緊密的聯系,“中國有這么大量的保安在非常普通的小區(qū)門口站崗,這在世界層面都是獨特的?!?/span>

針對這些觀察,項飆在論壇中提出了“最初500米”的概念,并認為可以從此處入手打破邊界?!白畛?00米”的說法對應的是由電子商務公司、平臺、城市管理部門提出的“最后500米”,一個由上至下、從權力中心往下延伸到每人每戶的定義?!白畛?00米”則與之正好相反,不以權力或資本為中心,而是從個體出發(fā),促發(fā)人們關注身邊的、連接更大世界的“附近”,比如了解電梯里的鄰居、小區(qū)門口的保安、早點鋪里打工的人……“‘最初500米’不是說要把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溫馨,實際上是要把生活變得稍微不愉快一點?!表楋j說,“不注意‘最初500米’,吃飯靠外賣,出去打滴滴,上下樓坐電梯看手機,根本不管身邊的人是誰,這樣的生活是最舒適最高效的?!?/span>

與項飆的視角有所不同,一直關注城市邊界的建筑師何志森發(fā)現,除了隔閡,邊界也蘊含著多樣的可能性,更可能是關系、互動與聯結密集生發(fā)的場所。比如河旁的墩子本來是一種邊界設計,提醒人們不要靠近,老人們卻利用起來下象棋,邊界發(fā)展為了人們聚會的場所;菜市場與地鐵之間的圍欄邊界看似隔開了兩個空間,但也規(guī)定出了地鐵乘客的固定行走路線,于是菜販們總是把菜擺在圍欄下,邊界就這樣成為了售賣空間。很多時候,空間使用者可以通過自上而下的力量,讓邊界生發(fā)出更多可能。

在“邊界”下棋的老人(圖片來源:何志森)

何志森還提到了在廈門集美孫厝村做的博士論文研究,他最開始希望推動有關部門把集美大學和孫厝村之間的圍墻拆除,方便附近村民享受學校資源,更無需在為學生提供盒飯時偷翻圍墻,賄賂保安,上演貓捉老鼠的游戲。然而他的提議遭到了附近居民的憤怒反對,大多數人的反應是“沒有了圍墻我們怎么做生意”和“我們要圍墻,不要草地”。

原來,圍墻更像是小商販們的保護遮擋物,而非建筑師簡單理解的障礙。一旦圍墻變成了敞亮的綠地,周邊居民的盒飯小生意將很容易暴露,要繼續(xù)經營下去,就不得不申請營業(yè)執(zhí)照、尋找正規(guī)的店面、交更多的租金?!澳鞘俏业谝淮误w會到圍墻對城市邊緣人群的積極意義,”何志森說。他在博士論文里提到了“加厚的邊界”概念——“邊界不是一條絕緣的細線,而是一處蠢蠢欲動的‘狀況’,彌漫了連接、關系、延伸和無限的可能性?!?nbsp;

在數字時代重建城市公共空間與生態(tài)性

賽博化的虛擬現實更加提醒人們注意“在場”的不可替代性。從上世紀90年代起,成都人、歷史學家王笛從微觀史學的視角出發(fā),將城市社會放到街頭、茶館等維度中觀察。他認為,研究城市就一定要提到公共空間,公共空間是人們能夠公平地進入和分享的地方,承載著人們的公共生活、信息交流和感情聯絡。在19-20世紀初,茶館在成都扮演著公共空間的角色,市民們可以在茶館里發(fā)生互動和聯結。

如今,王笛的興趣從歷史延伸至當下,他好奇虛擬空間將如何重塑我們的公共空間與生活,“現在我們面臨的轉折,是實體空間(physical space)轉變到虛擬空間(virtual space)后人與人如何交往的問題。”網絡改變了信息傳播和人際交流的形式,人的互動跨越了距離,交往不再需要面對面,這固然會擴大交往的范圍,但也產生了更多問題,最突出的一點是有效溝通的減少。

分享人:王笛(圖片來源:活動方)

王笛指出,虛擬空間絕不能代替現實的公共空間,人需要面對面交流和接觸,而每個城市的規(guī)劃者和管理者都應該思考如何提供更友好的公共空間。王笛提到了兩種截然相反的城市規(guī)劃模式:一種來自柯布西耶,即國家由上至下管理城市場所設計,展示出絕對現代主義的理念,比如交通的目的是為最高效地輸送大量人口。而另一種是雅各布斯式的規(guī)劃模式,與高效的觀念相反,雅各布斯的理念相信,好的街道讓人慢下來,讓行人愿意停留駐足、站在一起聊天,形成公共交往,且在走路范圍之內就能實現日常生活里的各種需要?!拔覀冊诮ㄔ飕F代城市的時候應該有兩種理念,但都要取決于同樣一種目標,就是怎樣讓人們走出家門、進入公共空間,參與公共生活?!蓖醯颜f。

項飆也觀察到,在虛擬與現實邊界日漸模糊的當下,社會產生了一系列悖論:人人都通過社交媒體建立了廣泛聯系,另一方面又感到孤立無援;線上空間假消息泛濫,而很多年輕人在線上才最能展示真實的自己;年輕一代能夠快速地知曉世界各地的信息,但又對世界情況的判斷非常簡單化,我們的觀點如此斷裂,以至于不能形成溝通。

項飆認為,這些現象與城市的功能性過剩,生態(tài)性不足相關。他解釋道,今天的城市可以輕易地完成功能性的任務,比如外賣總是能快速地送到家門口,然而和功能性相對的生態(tài)性卻非常缺乏——“一只小鳥唱歌并不是它有什么東西要訴說,老鷹在天空上飛并不是要證明什么,老虎在地上跑也并不是有什么直接的目的,生態(tài)性是多樣的東西走在一起,有的時候是相克,更多的時候是相生,形成一個穩(wěn)定的系統?!彼J為,沒有生態(tài)性的城市如同網格信息分布的節(jié)點,事情可以辦得非常有效率,但是不知道在彼此之間形成有機的社會意義上的關系。只有當城市具有生態(tài)性,才能容納不同的觀點。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放棄舒適,保護圍墻:對城市邊界與公共空間的反向思考

項飆、何志森、王笛等來自建筑與人文領域的八位專業(yè)人士圍繞著“邊界”展開分享,思考在數字技術與現實空間交融的當下,人作為城市空間的主體需要面對和解決的新課題。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記者 | 徐魯青

編輯 | 黃月

城市不應只有宏大敘事,還要考慮到顆粒度微小的鮮活個體的感受。在數字化表達日益興起的時代里,我們如何看到人的尺度?在虛擬和現實日益模糊的時代,我們如何發(fā)現附近、重建附近?在對人文城市的呼喚里,我們所期許的是什么?2021-2022年三聯人文城市季以“跨越邊界”為主題,試圖關注數字化影響下更為廣闊的城市,嘗試以虛擬世界的數據描述真實城市的人文狀況,幫助理解一個完整的人的需求。

在日前舉辦的人文城市光譜論壇上,項飆、何志森、王笛等來自建筑與人文領域的八位專業(yè)人士圍繞著“邊界”展開分享,思考在數字技術與現實空間交融的當下,人作為城市空間的主體需要面對和解決的新課題。

看見邊界,打破邊界

城市里充斥著有形和無形的邊界,我們如何打破它們,重建附近?人類學家項飆在分享中提出,首先我們要看到這些邊界和差異,現實結構隱蔽了無處不在的邊界,“只有在深夜的時候,在沒有人的地方,不平等才顯現出來?!彼猿鞘懈魈幙梢姷纳碇品那鍧嵐槔?,制服看似可以突顯專業(yè)化,實際上更多是在劃出邊界,提醒著清潔工不一樣的身份,大家往往對這樣的差異視而不見,有時還會因此改變與之交往的態(tài)度。

項飆還批評了如今的社區(qū)建設——政府投入的網格化管理、商家發(fā)明的“最后500米”,都讓社區(qū)成為了安全舒適卻沒有社會生活的空間,封閉性形成的安全感把人們從世界中隔離出來,無法與之形成更緊密的聯系,“中國有這么大量的保安在非常普通的小區(qū)門口站崗,這在世界層面都是獨特的。”

針對這些觀察,項飆在論壇中提出了“最初500米”的概念,并認為可以從此處入手打破邊界?!白畛?00米”的說法對應的是由電子商務公司、平臺、城市管理部門提出的“最后500米”,一個由上至下、從權力中心往下延伸到每人每戶的定義?!白畛?00米”則與之正好相反,不以權力或資本為中心,而是從個體出發(fā),促發(fā)人們關注身邊的、連接更大世界的“附近”,比如了解電梯里的鄰居、小區(qū)門口的保安、早點鋪里打工的人……“‘最初500米’不是說要把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溫馨,實際上是要把生活變得稍微不愉快一點。”項飆說,“不注意‘最初500米’,吃飯靠外賣,出去打滴滴,上下樓坐電梯看手機,根本不管身邊的人是誰,這樣的生活是最舒適最高效的?!?/span>

與項飆的視角有所不同,一直關注城市邊界的建筑師何志森發(fā)現,除了隔閡,邊界也蘊含著多樣的可能性,更可能是關系、互動與聯結密集生發(fā)的場所。比如河旁的墩子本來是一種邊界設計,提醒人們不要靠近,老人們卻利用起來下象棋,邊界發(fā)展為了人們聚會的場所;菜市場與地鐵之間的圍欄邊界看似隔開了兩個空間,但也規(guī)定出了地鐵乘客的固定行走路線,于是菜販們總是把菜擺在圍欄下,邊界就這樣成為了售賣空間。很多時候,空間使用者可以通過自上而下的力量,讓邊界生發(fā)出更多可能。

在“邊界”下棋的老人(圖片來源:何志森)

何志森還提到了在廈門集美孫厝村做的博士論文研究,他最開始希望推動有關部門把集美大學和孫厝村之間的圍墻拆除,方便附近村民享受學校資源,更無需在為學生提供盒飯時偷翻圍墻,賄賂保安,上演貓捉老鼠的游戲。然而他的提議遭到了附近居民的憤怒反對,大多數人的反應是“沒有了圍墻我們怎么做生意”和“我們要圍墻,不要草地”。

原來,圍墻更像是小商販們的保護遮擋物,而非建筑師簡單理解的障礙。一旦圍墻變成了敞亮的綠地,周邊居民的盒飯小生意將很容易暴露,要繼續(xù)經營下去,就不得不申請營業(yè)執(zhí)照、尋找正規(guī)的店面、交更多的租金?!澳鞘俏业谝淮误w會到圍墻對城市邊緣人群的積極意義,”何志森說。他在博士論文里提到了“加厚的邊界”概念——“邊界不是一條絕緣的細線,而是一處蠢蠢欲動的‘狀況’,彌漫了連接、關系、延伸和無限的可能性。” 

在數字時代重建城市公共空間與生態(tài)性

賽博化的虛擬現實更加提醒人們注意“在場”的不可替代性。從上世紀90年代起,成都人、歷史學家王笛從微觀史學的視角出發(fā),將城市社會放到街頭、茶館等維度中觀察。他認為,研究城市就一定要提到公共空間,公共空間是人們能夠公平地進入和分享的地方,承載著人們的公共生活、信息交流和感情聯絡。在19-20世紀初,茶館在成都扮演著公共空間的角色,市民們可以在茶館里發(fā)生互動和聯結。

如今,王笛的興趣從歷史延伸至當下,他好奇虛擬空間將如何重塑我們的公共空間與生活,“現在我們面臨的轉折,是實體空間(physical space)轉變到虛擬空間(virtual space)后人與人如何交往的問題?!本W絡改變了信息傳播和人際交流的形式,人的互動跨越了距離,交往不再需要面對面,這固然會擴大交往的范圍,但也產生了更多問題,最突出的一點是有效溝通的減少。

分享人:王笛(圖片來源:活動方)

王笛指出,虛擬空間絕不能代替現實的公共空間,人需要面對面交流和接觸,而每個城市的規(guī)劃者和管理者都應該思考如何提供更友好的公共空間。王笛提到了兩種截然相反的城市規(guī)劃模式:一種來自柯布西耶,即國家由上至下管理城市場所設計,展示出絕對現代主義的理念,比如交通的目的是為最高效地輸送大量人口。而另一種是雅各布斯式的規(guī)劃模式,與高效的觀念相反,雅各布斯的理念相信,好的街道讓人慢下來,讓行人愿意停留駐足、站在一起聊天,形成公共交往,且在走路范圍之內就能實現日常生活里的各種需要?!拔覀冊诮ㄔ飕F代城市的時候應該有兩種理念,但都要取決于同樣一種目標,就是怎樣讓人們走出家門、進入公共空間,參與公共生活。”王笛說。

項飆也觀察到,在虛擬與現實邊界日漸模糊的當下,社會產生了一系列悖論:人人都通過社交媒體建立了廣泛聯系,另一方面又感到孤立無援;線上空間假消息泛濫,而很多年輕人在線上才最能展示真實的自己;年輕一代能夠快速地知曉世界各地的信息,但又對世界情況的判斷非常簡單化,我們的觀點如此斷裂,以至于不能形成溝通。

項飆認為,這些現象與城市的功能性過剩,生態(tài)性不足相關。他解釋道,今天的城市可以輕易地完成功能性的任務,比如外賣總是能快速地送到家門口,然而和功能性相對的生態(tài)性卻非常缺乏——“一只小鳥唱歌并不是它有什么東西要訴說,老鷹在天空上飛并不是要證明什么,老虎在地上跑也并不是有什么直接的目的,生態(tài)性是多樣的東西走在一起,有的時候是相克,更多的時候是相生,形成一個穩(wěn)定的系統。”他認為,沒有生態(tài)性的城市如同網格信息分布的節(jié)點,事情可以辦得非常有效率,但是不知道在彼此之間形成有機的社會意義上的關系。只有當城市具有生態(tài)性,才能容納不同的觀點。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