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評論】民辦普惠園“換馬甲”收費,背后的問題是什么?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評論】民辦普惠園“換馬甲”收費,背后的問題是什么?

要辦有質量的普惠學前教育,就必須持續(xù)增加對學前教育的財政性投入。

圖源:圖蟲

文 | 21世紀教育研究院 熊丙奇

幼兒園通知家長要交一筆特色課程培訓費,孩子才能正常上課。

據(jù)媒體報道,重慶市民陳女士的孩子就讀于巴川江北嘴幼兒園,對孩子所在幼兒園的上述操作,她表示很無語:難道只要家長把培訓費打款給第三方機構,幼兒園就能換個“馬甲”收費嗎?

幼兒園如此收費,是把本應該給幼兒提供的保教服務,包裝為“特色課程”亂收費。但查處不能僅僅追究幼兒園亂收費的責任,還需追問民辦幼兒園轉普惠之后的財政扶持力度,是否能讓普惠園維持原來的辦學水平與師資待遇?

鼓勵民辦園轉普惠園,提高民辦普惠園比例,發(fā)展普惠學前教育,必須增加投入力度,給予民辦普惠園相應的生均補助。否則,民辦園轉普惠園之后,確實會出現(xiàn)教師待遇下降、人心思走、陷入生存困境的問題。

網(wǎng)友在“陽光重慶”平臺上投訴,“巴川幼兒園于2021年9月正式轉普惠。每月學費由原來的1680元變?yōu)?380元,特色陶藝課被取消,將體育課改為收費項目,一學期400元。又在課間增加樂高項目,一學期600。還有一項品德課298。合計收費項目為1298,一學期按五個月算,轉普惠為我們省的費用為1500元一學期。這樣算下來,背了普惠的名,一學期下來節(jié)省了202元,感覺這普惠,被幼兒園整得換湯不換藥……”

幼兒園的違規(guī)問題是明顯的。如果民辦幼兒園自主定價,是完全可以把這些費用計算在保教成本中統(tǒng)一收費,而不再額外收費。

《重慶市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管理辦法》規(guī)定,普惠性民辦幼兒園保教費認定標準由各區(qū)縣教育主管部門商財政部門,統(tǒng)籌考慮辦園成本、政府投入、城鄉(xiāng)經濟發(fā)展水平、城鄉(xiāng)居民收入水平,以及區(qū)縣域之間平衡等因素,按照辦園等級分別確定。

對于轉普惠、按政府認定收費標準收費的民辦普惠園,財政應該結合民辦園之前的收費標準、教師情況,給予相應的財政補貼。如果沒有財政補貼,或者補貼標準很低,不能補上降低保教費后的經費缺口,就會出現(xiàn)民辦普惠園給幼兒園教師降薪、不開設某些保教項目,影響幼兒園辦園質量等問題。

重慶對民辦普惠園也有財政補貼。重慶市規(guī)定,公用經費補助按照普惠性民辦園500元/生·年、普惠性公辦園400元/生·年標準核算,市級補助比例按主城區(qū)20%、貧困區(qū)縣80%、其它區(qū)縣50%計算。這一補貼標準相對于每月少收的300元保教費來說,根本算不了什么。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北京市,為發(fā)展普惠學前教育,早在2019年就對普惠幼兒園不再進行一二三級園差別補助,均按每人每月1000元給予生均定額補助。北京建立起普惠性學前教育投入保障機制,對公辦、民辦的政府的生均補助標準相同,實現(xiàn)了辦園標準、財政補助、收費標準、教師待遇的統(tǒng)一。

這需要政府加大對學前教育的投入。2018年,北京市學前教育經費占財政教育經費的比例從3%提高到10%;重慶2016年全市學前教育財政性投入僅占教育財政性投入的2.61%,2018年1-10月,這一比例為3.28%。根據(jù)重慶發(fā)展普惠學前教育的規(guī)劃,確定的學前教育財政性投入占財政性教育投入比例為5%。這是遠遠不夠的。

這不僅是重慶一地的問題。民辦園轉普惠園后,由于財政補貼不到位而導致普惠園陷入辦園困境,不少地區(qū)都存在,帶有一定的普遍性。

2021年,中國學前教育毛入園率已達88.1%,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7.78%。要辦有質量的普惠學前教育,就必須持續(xù)增加對學前教育的財政性投入。各地均應把財政性學前教育投入提到占財政性教育投入的10%,才能實現(xiàn)發(fā)展有質量的普惠學前教育這一目標。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評論】民辦普惠園“換馬甲”收費,背后的問題是什么?

要辦有質量的普惠學前教育,就必須持續(xù)增加對學前教育的財政性投入。

圖源:圖蟲

文 | 21世紀教育研究院 熊丙奇

幼兒園通知家長要交一筆特色課程培訓費,孩子才能正常上課。

據(jù)媒體報道,重慶市民陳女士的孩子就讀于巴川江北嘴幼兒園,對孩子所在幼兒園的上述操作,她表示很無語:難道只要家長把培訓費打款給第三方機構,幼兒園就能換個“馬甲”收費嗎?

幼兒園如此收費,是把本應該給幼兒提供的保教服務,包裝為“特色課程”亂收費。但查處不能僅僅追究幼兒園亂收費的責任,還需追問民辦幼兒園轉普惠之后的財政扶持力度,是否能讓普惠園維持原來的辦學水平與師資待遇?

鼓勵民辦園轉普惠園,提高民辦普惠園比例,發(fā)展普惠學前教育,必須增加投入力度,給予民辦普惠園相應的生均補助。否則,民辦園轉普惠園之后,確實會出現(xiàn)教師待遇下降、人心思走、陷入生存困境的問題。

網(wǎng)友在“陽光重慶”平臺上投訴,“巴川幼兒園于2021年9月正式轉普惠。每月學費由原來的1680元變?yōu)?380元,特色陶藝課被取消,將體育課改為收費項目,一學期400元。又在課間增加樂高項目,一學期600。還有一項品德課298。合計收費項目為1298,一學期按五個月算,轉普惠為我們省的費用為1500元一學期。這樣算下來,背了普惠的名,一學期下來節(jié)省了202元,感覺這普惠,被幼兒園整得換湯不換藥……”

幼兒園的違規(guī)問題是明顯的。如果民辦幼兒園自主定價,是完全可以把這些費用計算在保教成本中統(tǒng)一收費,而不再額外收費。

《重慶市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管理辦法》規(guī)定,普惠性民辦幼兒園保教費認定標準由各區(qū)縣教育主管部門商財政部門,統(tǒng)籌考慮辦園成本、政府投入、城鄉(xiāng)經濟發(fā)展水平、城鄉(xiāng)居民收入水平,以及區(qū)縣域之間平衡等因素,按照辦園等級分別確定。

對于轉普惠、按政府認定收費標準收費的民辦普惠園,財政應該結合民辦園之前的收費標準、教師情況,給予相應的財政補貼。如果沒有財政補貼,或者補貼標準很低,不能補上降低保教費后的經費缺口,就會出現(xiàn)民辦普惠園給幼兒園教師降薪、不開設某些保教項目,影響幼兒園辦園質量等問題。

重慶對民辦普惠園也有財政補貼。重慶市規(guī)定,公用經費補助按照普惠性民辦園500元/生·年、普惠性公辦園400元/生·年標準核算,市級補助比例按主城區(qū)20%、貧困區(qū)縣80%、其它區(qū)縣50%計算。這一補貼標準相對于每月少收的300元保教費來說,根本算不了什么。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北京市,為發(fā)展普惠學前教育,早在2019年就對普惠幼兒園不再進行一二三級園差別補助,均按每人每月1000元給予生均定額補助。北京建立起普惠性學前教育投入保障機制,對公辦、民辦的政府的生均補助標準相同,實現(xiàn)了辦園標準、財政補助、收費標準、教師待遇的統(tǒng)一。

這需要政府加大對學前教育的投入。2018年,北京市學前教育經費占財政教育經費的比例從3%提高到10%;重慶2016年全市學前教育財政性投入僅占教育財政性投入的2.61%,2018年1-10月,這一比例為3.28%。根據(jù)重慶發(fā)展普惠學前教育的規(guī)劃,確定的學前教育財政性投入占財政性教育投入比例為5%。這是遠遠不夠的。

這不僅是重慶一地的問題。民辦園轉普惠園后,由于財政補貼不到位而導致普惠園陷入辦園困境,不少地區(qū)都存在,帶有一定的普遍性。

2021年,中國學前教育毛入園率已達88.1%,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7.78%。要辦有質量的普惠學前教育,就必須持續(xù)增加對學前教育的財政性投入。各地均應把財政性學前教育投入提到占財政性教育投入的10%,才能實現(xiàn)發(fā)展有質量的普惠學前教育這一目標。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