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出?!皳寙巍背北澈?,一位美妝從業(yè)者的見聞與沉思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出?!皳寙巍背北澈?,一位美妝從業(yè)者的見聞與沉思

“2023年,很多企業(yè)都將被市場檢驗出來”

文|化妝品觀察

2022年國慶過后,廣州天氣晴朗,一天的最高氣溫仍能升至30度。產生分歧的是,廣州人的臉上卻籠罩著陰霾。那是廣州疫情最緊張的時候。

節(jié)后的第一個工作日,廣州雪蕾創(chuàng)始人翁振國沒有像往常一樣驅車前往公司上班,而是趕赴機場?!艾F在疫情這么危險你還去國外?”這個60后的潮汕男人淺淺地說,“我覺得沒有什么危險不危險?!?/p>

翁振國1968年生于廣東汕頭,1995年成立香水香氛企業(yè)雪蕾,2003年產品出口海外,從業(yè)近三十年的他,臉上看不到慌張,但已經三年未出國門,生出一種緊迫感來,驅使他覺得,今天一定要去海外看看。

無獨有偶,在他出國的兩個月后,浙江、廣東、四川等地政府相繼組織轄區(qū)企業(yè)出海“搶訂單”,成為了一種一致行動。

行動背后,一方面來自三年大疫,不少外貿企業(yè)承受訂單銳減壓力。另一方面源于發(fā)展需求,中國企業(yè)也迫切需要了解或開拓海外市場。

與其他人不同的是,作為廣州白云化妝品產業(yè)促進會會長的翁振國,既需要探尋自身發(fā)展,也需要為白云區(qū)一千多家化妝品企業(yè)的出口投石問路。

所以早在國慶過后,他便提前去到了海外。兩個月時間里,除了最新的技術與悠久的文化,以及讓他欣喜的“白云美灣”企業(yè)集體亮相新加坡亞太美容展外,他更多陷入了沉思。

“迪拜正在無序競爭,怎么做差異化?”“印尼人力成本那么低,我們如何競爭?”“品質已沒有差別,為什么消費者只認歐洲品牌?”“中國監(jiān)管趨嚴,企業(yè)走向規(guī)范化伴隨成本上升,明年還能不能活下來?”“2023年行業(yè)加速洗牌,后疫情時代,我們做好準備了嗎?”

以下為翁振國口述:

“面對機會市場,更要慎重”

從10月8日到11月30日,近兩個月時間,我們去了歐洲、中東、東南亞三個地區(qū),法國、意大利、瑞士、德國、荷蘭、迪拜、泰國、菲律賓、馬亞西亞、新加坡十個國家,見到的景象截然不同。

去歐洲更多是學習與合作。我們的供應鏈來自歐洲,所以第一站便去拜訪了合作了幾十年的供應商,包括CPL、IFF、芬美意、奇華頓、德之馨等幾家國際香精香料公司,他們總能讓我看到新東西,這次也一樣。

比如CPL的香精濃縮技術ECOBOOST,引起了我們極大的關注。ECOBOOST香精添加量只有一般香精的10%,但在香氣強度與產品質量上,卻沒有任何不同。這大大減少了在包裝、運輸、能源和廢棄物處理上的成本。

還比如一種新的栽培技術。我們在國內種玫瑰,總是夠好看,但氣味不夠好聞。他們現在培育的玫瑰,不單好看,氣味又好,而且還能個性化定制,成為你唯一氣味的玫瑰。這給行業(yè)帶來了極大的想象空間。

雖然這些最先進的原料技術在歐洲,但全球最豐富的基礎原料產地在印尼,可印尼沒有這樣的技術與公司,中國也是一樣。

2018年的時候,我原本打算在印尼投資一家工廠。但后來看到當地仍在低端線徘徊,相應的檢測、法律法規(guī)也都不完善,就放棄了。

迪拜也是類似情況。2006年,我就在迪拜開了檔口,那會兒迪拜還沒有香水市場。后來香水開始普及,迪拜也一度成為我們在海外的中心市場。這幾年因為疫情一直沒去,所以第二段旅程便去了迪拜。沒料到的是,去了后很感慨。

今天的迪拜大約有一千家香水香氛企業(yè),行業(yè)有了極大的擴張,但因為人力成本低、法律法規(guī)不完善等因素,變成了一種無序競爭的狀態(tài)。如果要在當地做品牌,成本會非常高?;貋硪苍谒伎?,未來該如何做這個市場。

這幾年,整個化妝品行業(yè)都在出海,去中東、東南亞等新興市場,我很早就去了,好像是個輪回。

和中東、東南亞不同,歐洲市場會先進與固化許多。先進在于上游,整個香水香氛行業(yè),是跟著歐洲這幾家國際香精香料公司走的。而在品牌層面,歐洲也持續(xù)占有全球香水市場的主要份額。

固化在于行業(yè)格局,歐洲市場一直由國際大牌把持。雖然其他地區(qū)也一樣,但像中國、中東、東南亞等地區(qū),仍會不斷有新品牌涌現。

所謂“亂世出英雄”,中東、東南亞市場,一定有機會。但同時也要清醒認識到,這樣的市場,除了機會還有難題。行業(yè)還不夠成熟,監(jiān)管還不夠完善,市場還沒有秩序,更需要深入思考。

“中國很多企業(yè)是在做生意而不是做事業(yè)”

盡管上游被國際公司把持,但今天的香水香氛,已是一個全球分工協作的產業(yè)。雖然很遺憾,中國的企業(yè)沒能深入到產業(yè)鏈上游,但這也并非一朝一夕能改變,我們只能關注當下。

當下的情況是,我們一樣可以用國際香精香料公司的新原料,我們產品的品質也與國際品牌沒有太大差異,差異還是在品牌。

而品牌的差異,也來自我們對品牌沒有敬畏。中國很多企業(yè)是在做生意,而不是做事業(yè)。

這幾年,國內出現許多新銳品牌,但常見的問題是,要么難以盈利,要么復購率低。以我們這樣的生產型企業(yè)來看,有些急功近利。

這幾年在國內,香氛品類有不錯的增速。可由于法律法規(guī)還未完善,許多企業(yè)鋌而走險,甚至使用一些禁用原料。作為代工廠而言,我們從來不允許客戶使用,但你不能保證整個行業(yè)都不用。這很悲哀。

而歐洲是長期主義,長此以往,品牌自然就有了差異。香水是品牌帶動銷售,不是產品帶動銷售,于是市場份額就有了差異。

如果說,化妝品是理性與感性的結晶,科技與藝術的產物,那香水的感性與文化層面,只會更甚。所以這次也去了許多博物館,想去感受香水這件事物的歷史與文化。

比如在凡爾賽的香水檔案館OSMOTHEQUE,它成立于1990年,由一個獨立的非營利性文化協會專門為保存古老香水的配方而創(chuàng)建。從一世紀古羅馬時期的經典之作開始,OSMOTHEQUE已收藏且成功復制了5000多支絕版香。其中有800多支香的原料,已極其珍貴甚至絕跡。這在香水界,是教科書級的存在,也是我們作為從業(yè)者的朝圣之旅。

回國后也在思考,如何利用科技手段,將中國香的歷史與文化用看得見、聞得到的形式保存和發(fā)揚下去。

這是文化層面,在商業(yè)層面,香水其實是一個比較特殊的行業(yè)。

就像所有的國際大牌,都不只做香水,你也很少看到純粹的香水公司。而其他許多行業(yè),像服裝、酒店、汽車等行業(yè),又都會做香水,比如今年馬斯克都在做香水。

這其中有兩方面結論,一個是,香水像一個附屬在更大產業(yè)下的子產業(yè);第二個是,香水是品牌的溝通橋梁。

這也決定了香水行業(yè)的天花板。

“2023年很多企業(yè)都將被市場檢驗出來”

這幾年,中國文化好像在國內市場變成了一種潮流,但這種潮流在國際上是沒有的。所以你問我今天海外有什么趨勢,我只能說香水其實很傳統,變化不大。

我是1995年開始賣香水,1996年開始生產香水,做了幾十年,萬變不離其宗。短期的潮流要不要追,要,它能引導消費者,拉動銷售。但更重要的是,香水與行業(yè)的本質。

我一直覺得,中國的香水行業(yè)仍處于起步階段。第二就像剛才說的,香水是一個附屬于更大產業(yè)下的子產業(yè),加上大多數中國人并沒有使用香水的習慣,產業(yè)并不大。

那為什么還要做香水?于我個人而言,當年是為了生活,現在是為了理想。

(幾年前,翁振國曾吐露心聲:“在國外,香水被當作生活必須的日用品,在國內卻被奉為高端奢侈品,僅在小部分人群中流通。我漸漸意識到,這種文化斷層現象將嚴重阻礙中國香氛產業(yè)的發(fā)展,香水消費習慣的形成需要進行香氛文化傳播。即便知道這條路必須要耗費大量時間、精力和金錢,我依然堅持堅定地去做好這件事?!保?/p>

我很喜歡和調香師交流,10月份的時候,我們去了法國香水學院ISIPCA。這所學校每年只接收400多名學生,老師卻有220名,其中80%是來自業(yè)界的專家、大師。全球三分之二的調香師都出自這里。在這里你能看到什么呢?——苦悶。

培養(yǎng)一個調香師需要10到20年,高級調香師至少需要20年以上。他們每天的動作就是聞氣味、記住這個原料與氣味、記住這個氣味和另一個氣味混在一起是什么味道,可能前三年都在記這些,干這一件事。

我很尊敬他們,中國也需要這樣的工匠精神。特別在香水這樣一個難做的市場。

疫情這三年,有很多企業(yè)倒下了,也有很多企業(yè)度過了這個困難期。2023年,是法律法規(guī)更加完善的一年,企業(yè)會更加規(guī)范,同時經營成本也會上升,行業(yè)會面臨加速洗牌。在這樣一個新的未來,是否是用心做事,是否有做好準備,都將很快被檢驗出來。

經歷了這三年,我愈加覺得,悲觀者眼里都是問題,樂觀者眼里都是未來。所以我相信2023我們能走得更好,也相信明年會有所作為。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出?!皳寙巍背北澈?,一位美妝從業(yè)者的見聞與沉思

“2023年,很多企業(yè)都將被市場檢驗出來”

文|化妝品觀察

2022年國慶過后,廣州天氣晴朗,一天的最高氣溫仍能升至30度。產生分歧的是,廣州人的臉上卻籠罩著陰霾。那是廣州疫情最緊張的時候。

節(jié)后的第一個工作日,廣州雪蕾創(chuàng)始人翁振國沒有像往常一樣驅車前往公司上班,而是趕赴機場?!艾F在疫情這么危險你還去國外?”這個60后的潮汕男人淺淺地說,“我覺得沒有什么危險不危險?!?/p>

翁振國1968年生于廣東汕頭,1995年成立香水香氛企業(yè)雪蕾,2003年產品出口海外,從業(yè)近三十年的他,臉上看不到慌張,但已經三年未出國門,生出一種緊迫感來,驅使他覺得,今天一定要去海外看看。

無獨有偶,在他出國的兩個月后,浙江、廣東、四川等地政府相繼組織轄區(qū)企業(yè)出?!皳層唵巍保蔀榱艘环N一致行動。

行動背后,一方面來自三年大疫,不少外貿企業(yè)承受訂單銳減壓力。另一方面源于發(fā)展需求,中國企業(yè)也迫切需要了解或開拓海外市場。

與其他人不同的是,作為廣州白云化妝品產業(yè)促進會會長的翁振國,既需要探尋自身發(fā)展,也需要為白云區(qū)一千多家化妝品企業(yè)的出口投石問路。

所以早在國慶過后,他便提前去到了海外。兩個月時間里,除了最新的技術與悠久的文化,以及讓他欣喜的“白云美灣”企業(yè)集體亮相新加坡亞太美容展外,他更多陷入了沉思。

“迪拜正在無序競爭,怎么做差異化?”“印尼人力成本那么低,我們如何競爭?”“品質已沒有差別,為什么消費者只認歐洲品牌?”“中國監(jiān)管趨嚴,企業(yè)走向規(guī)范化伴隨成本上升,明年還能不能活下來?”“2023年行業(yè)加速洗牌,后疫情時代,我們做好準備了嗎?”

以下為翁振國口述:

“面對機會市場,更要慎重”

從10月8日到11月30日,近兩個月時間,我們去了歐洲、中東、東南亞三個地區(qū),法國、意大利、瑞士、德國、荷蘭、迪拜、泰國、菲律賓、馬亞西亞、新加坡十個國家,見到的景象截然不同。

去歐洲更多是學習與合作。我們的供應鏈來自歐洲,所以第一站便去拜訪了合作了幾十年的供應商,包括CPL、IFF、芬美意、奇華頓、德之馨等幾家國際香精香料公司,他們總能讓我看到新東西,這次也一樣。

比如CPL的香精濃縮技術ECOBOOST,引起了我們極大的關注。ECOBOOST香精添加量只有一般香精的10%,但在香氣強度與產品質量上,卻沒有任何不同。這大大減少了在包裝、運輸、能源和廢棄物處理上的成本。

還比如一種新的栽培技術。我們在國內種玫瑰,總是夠好看,但氣味不夠好聞。他們現在培育的玫瑰,不單好看,氣味又好,而且還能個性化定制,成為你唯一氣味的玫瑰。這給行業(yè)帶來了極大的想象空間。

雖然這些最先進的原料技術在歐洲,但全球最豐富的基礎原料產地在印尼,可印尼沒有這樣的技術與公司,中國也是一樣。

2018年的時候,我原本打算在印尼投資一家工廠。但后來看到當地仍在低端線徘徊,相應的檢測、法律法規(guī)也都不完善,就放棄了。

迪拜也是類似情況。2006年,我就在迪拜開了檔口,那會兒迪拜還沒有香水市場。后來香水開始普及,迪拜也一度成為我們在海外的中心市場。這幾年因為疫情一直沒去,所以第二段旅程便去了迪拜。沒料到的是,去了后很感慨。

今天的迪拜大約有一千家香水香氛企業(yè),行業(yè)有了極大的擴張,但因為人力成本低、法律法規(guī)不完善等因素,變成了一種無序競爭的狀態(tài)。如果要在當地做品牌,成本會非常高?;貋硪苍谒伎?,未來該如何做這個市場。

這幾年,整個化妝品行業(yè)都在出海,去中東、東南亞等新興市場,我很早就去了,好像是個輪回。

和中東、東南亞不同,歐洲市場會先進與固化許多。先進在于上游,整個香水香氛行業(yè),是跟著歐洲這幾家國際香精香料公司走的。而在品牌層面,歐洲也持續(xù)占有全球香水市場的主要份額。

固化在于行業(yè)格局,歐洲市場一直由國際大牌把持。雖然其他地區(qū)也一樣,但像中國、中東、東南亞等地區(qū),仍會不斷有新品牌涌現。

所謂“亂世出英雄”,中東、東南亞市場,一定有機會。但同時也要清醒認識到,這樣的市場,除了機會還有難題。行業(yè)還不夠成熟,監(jiān)管還不夠完善,市場還沒有秩序,更需要深入思考。

“中國很多企業(yè)是在做生意而不是做事業(yè)”

盡管上游被國際公司把持,但今天的香水香氛,已是一個全球分工協作的產業(yè)。雖然很遺憾,中國的企業(yè)沒能深入到產業(yè)鏈上游,但這也并非一朝一夕能改變,我們只能關注當下。

當下的情況是,我們一樣可以用國際香精香料公司的新原料,我們產品的品質也與國際品牌沒有太大差異,差異還是在品牌。

而品牌的差異,也來自我們對品牌沒有敬畏。中國很多企業(yè)是在做生意,而不是做事業(yè)。

這幾年,國內出現許多新銳品牌,但常見的問題是,要么難以盈利,要么復購率低。以我們這樣的生產型企業(yè)來看,有些急功近利。

這幾年在國內,香氛品類有不錯的增速。可由于法律法規(guī)還未完善,許多企業(yè)鋌而走險,甚至使用一些禁用原料。作為代工廠而言,我們從來不允許客戶使用,但你不能保證整個行業(yè)都不用。這很悲哀。

而歐洲是長期主義,長此以往,品牌自然就有了差異。香水是品牌帶動銷售,不是產品帶動銷售,于是市場份額就有了差異。

如果說,化妝品是理性與感性的結晶,科技與藝術的產物,那香水的感性與文化層面,只會更甚。所以這次也去了許多博物館,想去感受香水這件事物的歷史與文化。

比如在凡爾賽的香水檔案館OSMOTHEQUE,它成立于1990年,由一個獨立的非營利性文化協會專門為保存古老香水的配方而創(chuàng)建。從一世紀古羅馬時期的經典之作開始,OSMOTHEQUE已收藏且成功復制了5000多支絕版香。其中有800多支香的原料,已極其珍貴甚至絕跡。這在香水界,是教科書級的存在,也是我們作為從業(yè)者的朝圣之旅。

回國后也在思考,如何利用科技手段,將中國香的歷史與文化用看得見、聞得到的形式保存和發(fā)揚下去。

這是文化層面,在商業(yè)層面,香水其實是一個比較特殊的行業(yè)。

就像所有的國際大牌,都不只做香水,你也很少看到純粹的香水公司。而其他許多行業(yè),像服裝、酒店、汽車等行業(yè),又都會做香水,比如今年馬斯克都在做香水。

這其中有兩方面結論,一個是,香水像一個附屬在更大產業(yè)下的子產業(yè);第二個是,香水是品牌的溝通橋梁。

這也決定了香水行業(yè)的天花板。

“2023年很多企業(yè)都將被市場檢驗出來”

這幾年,中國文化好像在國內市場變成了一種潮流,但這種潮流在國際上是沒有的。所以你問我今天海外有什么趨勢,我只能說香水其實很傳統,變化不大。

我是1995年開始賣香水,1996年開始生產香水,做了幾十年,萬變不離其宗。短期的潮流要不要追,要,它能引導消費者,拉動銷售。但更重要的是,香水與行業(yè)的本質。

我一直覺得,中國的香水行業(yè)仍處于起步階段。第二就像剛才說的,香水是一個附屬于更大產業(yè)下的子產業(yè),加上大多數中國人并沒有使用香水的習慣,產業(yè)并不大。

那為什么還要做香水?于我個人而言,當年是為了生活,現在是為了理想。

(幾年前,翁振國曾吐露心聲:“在國外,香水被當作生活必須的日用品,在國內卻被奉為高端奢侈品,僅在小部分人群中流通。我漸漸意識到,這種文化斷層現象將嚴重阻礙中國香氛產業(yè)的發(fā)展,香水消費習慣的形成需要進行香氛文化傳播。即便知道這條路必須要耗費大量時間、精力和金錢,我依然堅持堅定地去做好這件事?!保?/p>

我很喜歡和調香師交流,10月份的時候,我們去了法國香水學院ISIPCA。這所學校每年只接收400多名學生,老師卻有220名,其中80%是來自業(yè)界的專家、大師。全球三分之二的調香師都出自這里。在這里你能看到什么呢?——苦悶。

培養(yǎng)一個調香師需要10到20年,高級調香師至少需要20年以上。他們每天的動作就是聞氣味、記住這個原料與氣味、記住這個氣味和另一個氣味混在一起是什么味道,可能前三年都在記這些,干這一件事。

我很尊敬他們,中國也需要這樣的工匠精神。特別在香水這樣一個難做的市場。

疫情這三年,有很多企業(yè)倒下了,也有很多企業(yè)度過了這個困難期。2023年,是法律法規(guī)更加完善的一年,企業(yè)會更加規(guī)范,同時經營成本也會上升,行業(yè)會面臨加速洗牌。在這樣一個新的未來,是否是用心做事,是否有做好準備,都將很快被檢驗出來。

經歷了這三年,我愈加覺得,悲觀者眼里都是問題,樂觀者眼里都是未來。所以我相信2023我們能走得更好,也相信明年會有所作為。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