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熱銷全球150個國家,卻被國人拋棄 :意外“翻紅”的罐頭食品,真逆襲了嗎?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熱銷全球150個國家,卻被國人拋棄 :意外“翻紅”的罐頭食品,真逆襲了嗎?

從被時代拋棄到重新受捧,再度走紅的罐頭食品,還能卷土重來嗎?

文|快刀財經 朱末

晚來天欲雪,能炫一罐否?

當疫情進入新階段,囤貨再度成了頭等大事。隨著各式各樣的藥品成為緊俏商品,憑借“神秘力量”沖上熱搜的黃桃罐頭,也在短短幾日被搶購一空,朋友圈幾乎人手一罐。

有人買不到感冒藥,就買了一堆黃桃罐頭,更有人呼吁將黃桃罐頭納入醫(yī)保。盡管專家們相繼“辟謠”黃桃罐頭的治療作用,廠家們也站出來“劃清界限”,但消費者們依然趨之若鶩,將黃桃罐頭推上了必備“物資”。

熱鬧歸熱鬧,調侃歸調侃。一個被忽略的事實是,如果不是因為疫情,已經逐漸遠離國人餐桌的罐頭食品,根本沒有機會重新走進大眾視野。

中國罐頭產量雖然全球第一,產品熱銷150多個國家,供應了全球1 /4的罐頭,但在國內卻長期坐著冷板凳。相關數據顯示,歐美人士每人每年消費50~90公斤罐頭,中國人的消費量幾乎不到8公斤,很多人一年食用的罐頭,都不到2罐。

曾經一度,在物質匱乏的年代,罐頭是國人吃不起的“奢侈品”,但隨著國人對健康更加重視,被貼上“不新鮮”、“添加劑”等標簽的罐頭,淪為了不受歡迎的食物。

而今,戲劇性“翻紅”的罐頭食品,又成了炙手可熱的“香餑餑”。作為一代食品界的榮光,重新站在風口的罐頭,還能否峰回路轉,創(chuàng)出一片新天地?

01從無到有風靡全球罐頭的“黃金時代”

如果說囤黃桃罐頭這件事屬于“情懷消費”,那么這份情懷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期。

1893年,國外的罐頭生產技術傳到了中國,世界上第一罐“豆豉鯪魚”在廣州廣茂香罐頭廠誕生。由于罐頭具備可久貯、易運輸的優(yōu)點,加上珠三角一帶興起了下南洋的熱潮,一罐豆豉鯪魚罐頭,成了解鄉(xiāng)愁的“獨特味道”。

豆豉鯪魚如同一個里程碑,無意中為后來者開辟出了一條道路。1905年,歸國華僑陳炳秋在汕頭烏橋島一帶,成立了美香罐頭有限公司。此后有近30家罐頭企業(yè)先后在汕頭成立,鼎盛時期從業(yè)工人達萬人以上,汕頭可以說是當時的中國罐頭之都。

1930年,上海老字號梅林罐頭食品廠,頂著“生產救國”的使命正式成立。原因在于,上海菜中,海派西餐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但諸多西餐館所需要的番茄沙司,只能從海外進口,偌大一個上海灘,竟沒有能與之抗衡的國貨。

幾名廚師和蔬菜商決定打破局面,集資數百元試制辣醬油、果醬、番茄沙司等觸及罐頭食品,一經上市,就受到了上海各大西餐廳的青睞。

氣急敗壞的洋貨品牌打起了價格戰(zhàn),希望將梅林就此扼殺。硬碰硬的梅林最終靠著成本優(yōu)勢和上好的質量,將進口番茄沙司在上海的市場份額,壓到只剩十分之一,成功捍衛(wèi)了民族品牌。

中國罐頭產業(yè)真正走上快車道,是在1949年后,特別是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影響下,中國罐頭產量激增。1953年抗美援朝結束時,中國罐頭產量增長了15倍以上。

1953年以后,國產罐頭開始涉足出口,主要定位于創(chuàng)匯和軍需。因此,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這是鮮少能嘗到的珍饈美味。

彼時,四五十家主力罐頭廠主要有哈爾濱松江罐頭廠、錦州罐頭廠、煙臺罐頭廠、天津罐頭廠、上海梅林罐頭廠(1954年實現公私合營)、康泰罐頭食品公司、廈門罐頭廠等。

改革開放以后,隨著經濟發(fā)展和國人生活條件的改善,中國本土罐頭產業(yè)一日千里,罐頭在國內市場的銷量節(jié)節(jié)攀升,成為過節(jié)送禮、宴請賓客的“門面”。

據中國罐頭工業(yè)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1978年,中國罐頭生產企業(yè)僅為150家,總產值14.85億元;到了1995年,罐頭企業(yè)數量達到了頂峰1775家,也就是每個省份就有多達77個罐頭廠。

還有個小插曲是,90年代初,前中國首富牟其中用包括500車皮罐頭在內的輕工業(yè)產品,從蘇聯換回4架圖-154客機,成為中國商界的傳奇,也見證了中國罐頭在國際貿易中的高光時刻。

不到20年,罐頭廠家數量翻了10多倍,這都是實打實“吃”出來的。1995年,罐頭產業(yè)的總產值為145.92億元,其中出口額46.60億元。以當年的物價,每個罐頭3塊錢,算下來中國人一年就消耗了33.1億個罐頭。

這是什么概念?要知道,號稱“銷量連起來繞地球兩圈”的香飄飄,2018年也只賣出了12億杯。

眾望所歸下,國產罐頭迎來了自己的“黃金時代”。

02由盛轉衰慘遭拋棄昔日寵兒無人問津

為了迎合國人的口味和需求,罐頭的品種之豐,讓人大開眼界,“能讓人吃出滿漢全席的感覺”,可不是說說而已。

百家爭鳴的熱潮中,每個區(qū)域都有自己的“主打罐頭”。比如,在東北地區(qū),東北三省都生產黃桃罐頭,而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生產梅花牌小雞燉蘑菇罐頭、喀秋莎香瓜和酸黃瓜罐頭;遼寧省大連市生產遠洋蒲燒秋刀魚、茄汁金槍魚和紅塔牌茄汁鯖魚、茄汁沙丁魚、香辣鯡魚、牛肉罐頭等。

在華南地區(qū),廣東省廣州市有鷹金錢生產的鳳尾魚、豆豉鯪魚罐頭;湛江市有曲界菠蘿罐頭;潮州市有蓬盛橄欖菜罐頭;廣西省玉林市有吳常昌牛巴罐頭;海南有金牌高達椰漿等。

在此期間,罐頭市場國企獨大的格局,也在被悄然打破。1989年發(fā)生的“輸美蘑菇罐頭腸毒素”事件,讓依賴出口的國企遭到重創(chuàng),雖然在1999年證明了清白,但長達10年的論證,讓大批國有罐頭企業(yè)倒閉。

到1997年上海梅林上市之時,罐頭產業(yè)已經形成了多元化結構,上海梅林、廈門古龍等都是碩果僅存的國有罐頭廠,反而是民營企業(yè)抓住機遇,后起之秀不斷涌現。

1999年度水果罐頭生產加工、出口創(chuàng)匯第一名的獎牌授予了甬興集團,這是寧波山坳里一家不起眼的罐頭廠。作為當時快速崛起的民營企業(yè)代表,當時罐頭年產量已經超過2萬噸。

這一階段,國人對罐頭食品的熱愛有增無減。中國罐頭行業(yè)走向巔峰。從2012年的929.88萬噸,增長到2016年的1300萬噸以上,年平均增長超過8%。

2015年中國罐頭工業(yè)協會20周年年會上,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后也公開表示對中國罐頭的看好,當時的娃哈哈已經擁有八寶粥系列產品,并將重點轉向內銷。

然而,登上拋物線的頂點后,衰落隨之而來,無論是產量、增速還是營收總體趨勢都在持續(xù)走低。據前瞻產業(yè)研究院2018年發(fā)布的《中國罐頭行業(yè)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數據顯示,美國人均罐頭年消費量在90公斤左右,西歐約50公斤,日本為23公斤,而我國僅為2公斤。

2019年,中國規(guī)模以上罐頭企業(yè)的總營收為1282.1億元,而在2016年營收為1751.79億元,總利潤接近百億元,對比慘烈。

▲圖/前瞻產業(yè)研究院

物質不再匱乏的當下,罐頭早就失去了原來的吸引力。隨著健康意識的提高,生鮮食物供給鏈的不斷完善,網購平臺的興起,人們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獲取更新鮮的食物,原本需要在罐頭里才能吃到的紅毛丹、荔枝、龍眼等水果,現在依靠冷鏈運送,一年四季都能品嘗,倒是罐頭食品超長保質期的“優(yōu)勢”,反而讓消費者心生疑慮。

曾經深受喜愛的罐頭,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結局,繼而被貼上了“沒營養(yǎng)、不養(yǎng)生、添加劑太多”的負面標簽。

再加上長期“躺賺”的日子,讓罐頭企業(yè)有如“溫水煮青蛙”,不僅產品同質化嚴重,而且技術創(chuàng)新也沒有跟上,只能不斷在低價漩渦里越陷越深,最終舉步維艱。

從神壇跌落的罐頭食品,不再是人人趨之若鶩的奢侈品,而是變成了可有可無的“雞肋”,在無人在意的貨架,蒙上厚厚的灰塵。

直到疫情的出現,讓沉寂已久的罐頭,再度煥發(fā)了生機。

03疫情催化重獲新生罐頭行業(yè)未來幾何

新冠病毒的肆虐,讓忙于囤貨的消費者們,將目光再次投向了耐貯存、口味多的罐頭食品。

據智研咨詢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我國罐頭產量同比增長11.8%,這也是2017年以來首次出現增長。

這次黃桃罐頭的出圈看似偶然,事實上,蓄力已久的罐頭產業(yè),從未停下過變革的腳步。一方面,為了打破消費者的偏見和誤區(qū),2021年中國罐頭工業(yè)協會發(fā)布《中國罐頭行業(yè)品牌打造三年專項行動計劃(2021-2023)》,意在舉全行業(yè)之力,激活國內罐頭消費信心。

國人對于罐頭食品的偏見,很大程度來自于認知誤區(qū)。罐頭之所以能夠長期保存而不變質,完全得益于密封的容器和嚴格的殺菌,滅菌后的食品在真空狀態(tài)下能防止外界細菌進入,與防腐劑毫無關系。

▲圖/中國罐頭工業(yè)協會

再者,罐頭的加工程序很簡單,一般只需要加熱,溫度有時候比自家做菜的溫度還低。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罐頭的營養(yǎng)流失比家庭烹飪還少,像魚類罐頭等個別產品,由于經過罐頭工藝的加工,鈣含量比普通烹飪方式處理(如蒸、煮)的鈣含量還高。

最重要的是,為了追求較低的成本和更好的口味,罐頭廠商都會選擇應季的新鮮原料,很多廠商也都有專屬原料基地,相當于從自家后院“現采現做”,大大縮短了從采摘、運輸到加工的過程。

以黃桃為例,采摘1天后,維生素C會損失30%,而黃桃罐頭只損失10%。因此,比起長途運輸的“新鮮”水果,水果罐頭甚至“更高一籌”。

另一方面,在新消費浪潮的的推動下,“懶人經濟”的興起,也給罐頭食品帶來了轉型契機。四喜丸子、梅菜扣肉、紅燒排骨、佛跳墻等更多樣化、更符合時下年輕人口味的食物,陸續(xù)被裝進罐頭里。

譬如林家鋪子率先推出“吃糖自由”“控糖零脂”的黃桃罐頭,同時在品牌包裝上進行了創(chuàng)新,將玻璃管換成鐵罐裝,產品規(guī)格上也主打方便攜帶的小包裝。

梅林則別出心裁推出“一人食”罐頭系列,味道包括原味和辣味豆豉魚、紅燒味、茄汁味、紅燜牛肉、宮保雞丁等10種口味。還順應潮流,開發(fā)出中式甜品“富湯倒火”系列罐頭,一經上市就大受歡迎。

更多的創(chuàng)新還在不斷涌現。做橘子罐頭發(fā)家的豐島控股集團開發(fā)出功能性果凍、果泥,以求打入減肥代餐市場;李子柒也曾推出營養(yǎng)速食罐頭湯,采用自加熱模式,8分鐘就能喝到一份鮮香味美的營養(yǎng)熱湯。

如果說疫情是打開沉寂多時的罐頭行業(yè)的一個窗口,透過這扇窗,人們驚訝地發(fā)現,如今的罐頭已變得如此優(yōu)秀,不僅可以成為好吃的零嘴,還可以化身上桌的佳肴。

從開創(chuàng)歷史到被邊緣化,從被時代拋棄到重新受捧,再度走紅的罐頭食品,也是時候卷土重來了。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上海梅林

  • 聚焦主賽道、開拓新業(yè)務,多家上市公司更名“煥新顏”
  • 要抄底豬周期?上海梅林更名押注肉類消費市場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熱銷全球150個國家,卻被國人拋棄 :意外“翻紅”的罐頭食品,真逆襲了嗎?

從被時代拋棄到重新受捧,再度走紅的罐頭食品,還能卷土重來嗎?

文|快刀財經 朱末

晚來天欲雪,能炫一罐否?

當疫情進入新階段,囤貨再度成了頭等大事。隨著各式各樣的藥品成為緊俏商品,憑借“神秘力量”沖上熱搜的黃桃罐頭,也在短短幾日被搶購一空,朋友圈幾乎人手一罐。

有人買不到感冒藥,就買了一堆黃桃罐頭,更有人呼吁將黃桃罐頭納入醫(yī)保。盡管專家們相繼“辟謠”黃桃罐頭的治療作用,廠家們也站出來“劃清界限”,但消費者們依然趨之若鶩,將黃桃罐頭推上了必備“物資”。

熱鬧歸熱鬧,調侃歸調侃。一個被忽略的事實是,如果不是因為疫情,已經逐漸遠離國人餐桌的罐頭食品,根本沒有機會重新走進大眾視野。

中國罐頭產量雖然全球第一,產品熱銷150多個國家,供應了全球1 /4的罐頭,但在國內卻長期坐著冷板凳。相關數據顯示,歐美人士每人每年消費50~90公斤罐頭,中國人的消費量幾乎不到8公斤,很多人一年食用的罐頭,都不到2罐。

曾經一度,在物質匱乏的年代,罐頭是國人吃不起的“奢侈品”,但隨著國人對健康更加重視,被貼上“不新鮮”、“添加劑”等標簽的罐頭,淪為了不受歡迎的食物。

而今,戲劇性“翻紅”的罐頭食品,又成了炙手可熱的“香餑餑”。作為一代食品界的榮光,重新站在風口的罐頭,還能否峰回路轉,創(chuàng)出一片新天地?

01從無到有風靡全球罐頭的“黃金時代”

如果說囤黃桃罐頭這件事屬于“情懷消費”,那么這份情懷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期。

1893年,國外的罐頭生產技術傳到了中國,世界上第一罐“豆豉鯪魚”在廣州廣茂香罐頭廠誕生。由于罐頭具備可久貯、易運輸的優(yōu)點,加上珠三角一帶興起了下南洋的熱潮,一罐豆豉鯪魚罐頭,成了解鄉(xiāng)愁的“獨特味道”。

豆豉鯪魚如同一個里程碑,無意中為后來者開辟出了一條道路。1905年,歸國華僑陳炳秋在汕頭烏橋島一帶,成立了美香罐頭有限公司。此后有近30家罐頭企業(yè)先后在汕頭成立,鼎盛時期從業(yè)工人達萬人以上,汕頭可以說是當時的中國罐頭之都。

1930年,上海老字號梅林罐頭食品廠,頂著“生產救國”的使命正式成立。原因在于,上海菜中,海派西餐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但諸多西餐館所需要的番茄沙司,只能從海外進口,偌大一個上海灘,竟沒有能與之抗衡的國貨。

幾名廚師和蔬菜商決定打破局面,集資數百元試制辣醬油、果醬、番茄沙司等觸及罐頭食品,一經上市,就受到了上海各大西餐廳的青睞。

氣急敗壞的洋貨品牌打起了價格戰(zhàn),希望將梅林就此扼殺。硬碰硬的梅林最終靠著成本優(yōu)勢和上好的質量,將進口番茄沙司在上海的市場份額,壓到只剩十分之一,成功捍衛(wèi)了民族品牌。

中國罐頭產業(yè)真正走上快車道,是在1949年后,特別是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影響下,中國罐頭產量激增。1953年抗美援朝結束時,中國罐頭產量增長了15倍以上。

1953年以后,國產罐頭開始涉足出口,主要定位于創(chuàng)匯和軍需。因此,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這是鮮少能嘗到的珍饈美味。

彼時,四五十家主力罐頭廠主要有哈爾濱松江罐頭廠、錦州罐頭廠、煙臺罐頭廠、天津罐頭廠、上海梅林罐頭廠(1954年實現公私合營)、康泰罐頭食品公司、廈門罐頭廠等。

改革開放以后,隨著經濟發(fā)展和國人生活條件的改善,中國本土罐頭產業(yè)一日千里,罐頭在國內市場的銷量節(jié)節(jié)攀升,成為過節(jié)送禮、宴請賓客的“門面”。

據中國罐頭工業(yè)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1978年,中國罐頭生產企業(yè)僅為150家,總產值14.85億元;到了1995年,罐頭企業(yè)數量達到了頂峰1775家,也就是每個省份就有多達77個罐頭廠。

還有個小插曲是,90年代初,前中國首富牟其中用包括500車皮罐頭在內的輕工業(yè)產品,從蘇聯換回4架圖-154客機,成為中國商界的傳奇,也見證了中國罐頭在國際貿易中的高光時刻。

不到20年,罐頭廠家數量翻了10多倍,這都是實打實“吃”出來的。1995年,罐頭產業(yè)的總產值為145.92億元,其中出口額46.60億元。以當年的物價,每個罐頭3塊錢,算下來中國人一年就消耗了33.1億個罐頭。

這是什么概念?要知道,號稱“銷量連起來繞地球兩圈”的香飄飄,2018年也只賣出了12億杯。

眾望所歸下,國產罐頭迎來了自己的“黃金時代”。

02由盛轉衰慘遭拋棄昔日寵兒無人問津

為了迎合國人的口味和需求,罐頭的品種之豐,讓人大開眼界,“能讓人吃出滿漢全席的感覺”,可不是說說而已。

百家爭鳴的熱潮中,每個區(qū)域都有自己的“主打罐頭”。比如,在東北地區(qū),東北三省都生產黃桃罐頭,而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生產梅花牌小雞燉蘑菇罐頭、喀秋莎香瓜和酸黃瓜罐頭;遼寧省大連市生產遠洋蒲燒秋刀魚、茄汁金槍魚和紅塔牌茄汁鯖魚、茄汁沙丁魚、香辣鯡魚、牛肉罐頭等。

在華南地區(qū),廣東省廣州市有鷹金錢生產的鳳尾魚、豆豉鯪魚罐頭;湛江市有曲界菠蘿罐頭;潮州市有蓬盛橄欖菜罐頭;廣西省玉林市有吳常昌牛巴罐頭;海南有金牌高達椰漿等。

在此期間,罐頭市場國企獨大的格局,也在被悄然打破。1989年發(fā)生的“輸美蘑菇罐頭腸毒素”事件,讓依賴出口的國企遭到重創(chuàng),雖然在1999年證明了清白,但長達10年的論證,讓大批國有罐頭企業(yè)倒閉。

到1997年上海梅林上市之時,罐頭產業(yè)已經形成了多元化結構,上海梅林、廈門古龍等都是碩果僅存的國有罐頭廠,反而是民營企業(yè)抓住機遇,后起之秀不斷涌現。

1999年度水果罐頭生產加工、出口創(chuàng)匯第一名的獎牌授予了甬興集團,這是寧波山坳里一家不起眼的罐頭廠。作為當時快速崛起的民營企業(yè)代表,當時罐頭年產量已經超過2萬噸。

這一階段,國人對罐頭食品的熱愛有增無減。中國罐頭行業(yè)走向巔峰。從2012年的929.88萬噸,增長到2016年的1300萬噸以上,年平均增長超過8%。

2015年中國罐頭工業(yè)協會20周年年會上,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后也公開表示對中國罐頭的看好,當時的娃哈哈已經擁有八寶粥系列產品,并將重點轉向內銷。

然而,登上拋物線的頂點后,衰落隨之而來,無論是產量、增速還是營收總體趨勢都在持續(xù)走低。據前瞻產業(yè)研究院2018年發(fā)布的《中國罐頭行業(yè)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數據顯示,美國人均罐頭年消費量在90公斤左右,西歐約50公斤,日本為23公斤,而我國僅為2公斤。

2019年,中國規(guī)模以上罐頭企業(yè)的總營收為1282.1億元,而在2016年營收為1751.79億元,總利潤接近百億元,對比慘烈。

▲圖/前瞻產業(yè)研究院

物質不再匱乏的當下,罐頭早就失去了原來的吸引力。隨著健康意識的提高,生鮮食物供給鏈的不斷完善,網購平臺的興起,人們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獲取更新鮮的食物,原本需要在罐頭里才能吃到的紅毛丹、荔枝、龍眼等水果,現在依靠冷鏈運送,一年四季都能品嘗,倒是罐頭食品超長保質期的“優(yōu)勢”,反而讓消費者心生疑慮。

曾經深受喜愛的罐頭,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結局,繼而被貼上了“沒營養(yǎng)、不養(yǎng)生、添加劑太多”的負面標簽。

再加上長期“躺賺”的日子,讓罐頭企業(yè)有如“溫水煮青蛙”,不僅產品同質化嚴重,而且技術創(chuàng)新也沒有跟上,只能不斷在低價漩渦里越陷越深,最終舉步維艱。

從神壇跌落的罐頭食品,不再是人人趨之若鶩的奢侈品,而是變成了可有可無的“雞肋”,在無人在意的貨架,蒙上厚厚的灰塵。

直到疫情的出現,讓沉寂已久的罐頭,再度煥發(fā)了生機。

03疫情催化重獲新生罐頭行業(yè)未來幾何

新冠病毒的肆虐,讓忙于囤貨的消費者們,將目光再次投向了耐貯存、口味多的罐頭食品。

據智研咨詢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我國罐頭產量同比增長11.8%,這也是2017年以來首次出現增長。

這次黃桃罐頭的出圈看似偶然,事實上,蓄力已久的罐頭產業(yè),從未停下過變革的腳步。一方面,為了打破消費者的偏見和誤區(qū),2021年中國罐頭工業(yè)協會發(fā)布《中國罐頭行業(yè)品牌打造三年專項行動計劃(2021-2023)》,意在舉全行業(yè)之力,激活國內罐頭消費信心。

國人對于罐頭食品的偏見,很大程度來自于認知誤區(qū)。罐頭之所以能夠長期保存而不變質,完全得益于密封的容器和嚴格的殺菌,滅菌后的食品在真空狀態(tài)下能防止外界細菌進入,與防腐劑毫無關系。

▲圖/中國罐頭工業(yè)協會

再者,罐頭的加工程序很簡單,一般只需要加熱,溫度有時候比自家做菜的溫度還低。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罐頭的營養(yǎng)流失比家庭烹飪還少,像魚類罐頭等個別產品,由于經過罐頭工藝的加工,鈣含量比普通烹飪方式處理(如蒸、煮)的鈣含量還高。

最重要的是,為了追求較低的成本和更好的口味,罐頭廠商都會選擇應季的新鮮原料,很多廠商也都有專屬原料基地,相當于從自家后院“現采現做”,大大縮短了從采摘、運輸到加工的過程。

以黃桃為例,采摘1天后,維生素C會損失30%,而黃桃罐頭只損失10%。因此,比起長途運輸的“新鮮”水果,水果罐頭甚至“更高一籌”。

另一方面,在新消費浪潮的的推動下,“懶人經濟”的興起,也給罐頭食品帶來了轉型契機。四喜丸子、梅菜扣肉、紅燒排骨、佛跳墻等更多樣化、更符合時下年輕人口味的食物,陸續(xù)被裝進罐頭里。

譬如林家鋪子率先推出“吃糖自由”“控糖零脂”的黃桃罐頭,同時在品牌包裝上進行了創(chuàng)新,將玻璃管換成鐵罐裝,產品規(guī)格上也主打方便攜帶的小包裝。

梅林則別出心裁推出“一人食”罐頭系列,味道包括原味和辣味豆豉魚、紅燒味、茄汁味、紅燜牛肉、宮保雞丁等10種口味。還順應潮流,開發(fā)出中式甜品“富湯倒火”系列罐頭,一經上市就大受歡迎。

更多的創(chuàng)新還在不斷涌現。做橘子罐頭發(fā)家的豐島控股集團開發(fā)出功能性果凍、果泥,以求打入減肥代餐市場;李子柒也曾推出營養(yǎng)速食罐頭湯,采用自加熱模式,8分鐘就能喝到一份鮮香味美的營養(yǎng)熱湯。

如果說疫情是打開沉寂多時的罐頭行業(yè)的一個窗口,透過這扇窗,人們驚訝地發(fā)現,如今的罐頭已變得如此優(yōu)秀,不僅可以成為好吃的零嘴,還可以化身上桌的佳肴。

從開創(chuàng)歷史到被邊緣化,從被時代拋棄到重新受捧,再度走紅的罐頭食品,也是時候卷土重來了。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