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商業(yè)評論 響馬
編輯|葛偉煒
在抖音、快手、小紅書等平臺“沖浪”,不少人感覺釣魚相關的內(nèi)容層出不窮,形成了近乎無孔不入的社會熱潮。
這并不是錯覺,而是有實實在在的數(shù)據(jù)支撐。
不說釣魚相關話題的播放量動輒數(shù)百億,就是釣魚相關創(chuàng)作者的年齡跨度也出人意料。
據(jù)快手大數(shù)據(jù)研究院今年4月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從創(chuàng)作者年齡分布看,快手上釣魚相關創(chuàng)作者中,70后占13.5%,80后占32.12%,90后占26.59%,00后占比14.48%,90后和00后超過四成。
內(nèi)容平臺之外,電商平臺的數(shù)據(jù)也是有力的佐證。據(jù)天貓新生活研究所數(shù)據(jù)顯示,天貓6·18第一波,垂釣裝備同比增長近50%,受到年輕群體青睞的路亞垂釣堪稱其中的“大戶”,而過去一年,共有300萬95后在淘寶天貓入坑釣魚裝備。
為什么年輕人紛紛入局,成為釣魚人,乃至漸漸“上癮”,不可自拔?
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謂“豐富多彩”,比如對釣魚的喜愛、受社會熱潮的驅(qū)動等,還有一個因素常被忽視但至關重要,這就是釣具的輕奢化。
釣魚人一旦入坑,裝備升級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而商家眾多輕奢化的釣具承接了他們的升級需求,提升了他們的釣魚體驗,釣魚時的手感、獲得感隨之被一次次確證、夯實。
換句話說,釣具的輕奢氪金,在某種程度上造就了釣魚人的“快樂星球”。
氪 金
把釣魚和“燒錢”聯(lián)系起來,看似頗具反差感,但其實,這是時下釣魚熱潮的一大特點。
早在去年6·18,消費大數(shù)據(jù)即顯示,露營、垂釣和沖浪已超越“手辦、盲盒和電競”,成為“破產(chǎn)消費”新三寵。
要了解釣魚何以成為“破產(chǎn)消費”,先來看看業(yè)內(nèi)廣為流傳的“鄙視鏈”:“飛釣更講究技術,所以鄙視海釣;海釣由于花錢較多,鄙視路亞;路亞覺得臺釣傻乎乎地在那里坐一天,所以鄙視臺釣;臺釣覺得傳統(tǒng)釣沒啥技術含量,所以鄙視傳統(tǒng)釣……”
沿著這條“鄙視鏈”從下往上捋,新零售商業(yè)評論發(fā)現(xiàn),釣魚人在升級釣具方面的氪金游戲可以“按圖索驥”。
具體來說,傳統(tǒng)釣的釣具一般只需要數(shù)十元,而臺釣是中國臺灣釣法的簡稱,其釣具大多是長節(jié)臺釣竿加立漂雙鉤線組,為了釣到更多魚,釣魚人舍得花錢升級釣具,投入也越來越多,圈內(nèi)因此流傳“臺釣毀一生”的說法。
相比于傳統(tǒng)釣、臺釣,路亞釣法在“鄙視鏈”排序中更為靠前。所謂路亞,是一種仿生餌釣法,利用假餌模仿弱小生物,引起大魚攻擊,進而將魚釣上鉤。因為在裝備上比臺釣少,釣起來也更加輕巧,路亞被稱為“水上高爾夫”。
重點在于,路亞釣法需要頻繁拋竿、收竿,如果魚線總是打結,或者魚竿太重、漁輪不順滑,都會影響釣魚人的體驗。反過來,要獲得更好的路亞體驗,釣魚人就得氪金,以漁輪為例,為了提升釣魚的手感,四五千元的紡車輪完全不在話下。
饒有意味的是,在知乎上,一位學生黨發(fā)帖求助:“如何建議路亞新手買性價比超高的裝備?”對于自己的“訴求”,他寫得很明白:最多不能超過400元,只考慮紡車輪。結果,一位網(wǎng)友硬核回應:“建議不買為好,入坑很燒錢?!?/p>
至于海釣,直接被封為“貴族運動”。媒體稱,海釣整套高檔裝備要十幾萬元,“這還只是裝備,餌料和交通費也不菲”,而飛釣是一種高難度釣法,使用特殊的飛釣線、飛釣竿和人工擬餌。
其中飛釣竿價格高昂,美國一家飛釣竿生產(chǎn)商推出的魚竿H3售價約合5700元人民幣,另一家生產(chǎn)商的高端飛釣竿價格則在6700~1.1萬元之間。
不難看出,不同釣法,氪金程度各異,但在釣具的整體消費趨勢上,高檔釣具消費已經(jīng)呈現(xiàn)上升態(tài)勢。
據(jù)體育大生意報道,配置一套高檔的漁具大約需要2萬元左右,其中光買一根漁竿就需要8000~9000元。
天貓垂釣行業(yè)小二勒書也介紹稱,路亞高端化的趨勢非常明顯,“不少高端名牌的釣具在6·18第一波就售罄了”。
釣魚人加速氪金的同時,也是為快樂加碼。
上 癮
在不懂釣魚的人眼里,釣魚沒有快樂可言,為了幾條魚,早出晚歸,傻坐幾個小時,很不劃算。
但在釣魚人看來,釣魚并不“計較”劃不劃算。正如媒體所言:“大部分釣魚者其實都不是沖著那一尾魚而來,因為釣魚也講技巧,既有收獲的喜悅,也有失手后的沮喪,更有掌控的樂趣,如同各自人生所經(jīng)歷的各個階段?!?/p>
釣魚帶來豐富的體驗,吸引眾多年輕人加入,和其他年齡層次的釣魚人一樣,慢慢對釣魚“上癮”。
釣魚為何能上癮?據(jù)勒書分析,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即天性和賭運氣的不確定性。
對于前者,人類早期就會從事捕魚狩獵,釣魚本身是人類天性;對于后者,釣魚還是個賭運氣的過程,最大特點是不確定性,新手運氣好都有可能超過大師。
勒書提到但沒有詳細展開的釣魚上癮的另一個原因,正是釣具的助力。
以路亞釣法為例,路亞是利用假餌模仿弱小動物,來吸引魚,將魚釣上鉤,這種釣法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用勒書的話來說,“所有的感知都要靠手感”。
在這一背景下,小魚有小魚的釣法,大魚有大魚的釣法,初級、中級、高級“玩的完全不一樣”,所需要的釣具也不大一樣。如果升級了釣具,并相應地提升技術,有助于進一步提升手感的準確度,同時也讓釣魚人更加沉浸,以致上癮。
在釣具和大魚的匹配方面,海釣最為典型。
海釣釣具往往要數(shù)萬元,比如一款名為“大力士”的遠洋海釣重型釣竿價格超過3萬元人民幣,而整套海釣高檔裝備十多萬元的價位也是屢見不鮮。這樣的釣具,握在資深海釣人手里,會不時上演和數(shù)百斤大魚搏斗的精彩戲碼。
曾是大麥網(wǎng)副總裁的陳濤,即是知名海釣發(fā)燒友,他釣上來最大的魚是一條長3米6、重800磅的太平洋藍鰭金槍,準確地說,是“6個人兩個半小時所得”。
陳濤直呼:“當你用盡全身力量花了兩個小時把魚拉出水,抱著這個魚拍張照片,那種滿足收獲成就感真是花錢買不到的。”
不過,如前文所述,釣具只是助力,哪怕是位于釣魚“鄙視鏈”前端的海釣,也不能確保釣魚人每次都能成功釣到魚。事實上,陳濤有時候也會遭遇出海多日一無所獲的“尷尬”。
但話說回來,這種不確定性恰恰是釣魚上癮的底層邏輯。在這一底層邏輯之上,釣魚到底是靠裝備,還是靠技術,成了一件沒有定論、見仁見智的事情,與此同時,釣魚人升級裝備、提升技術,也是在不確定性中謀求確定性,使釣魚這項活動更具張力,更有挑戰(zhàn),更有獲得感,成癮性也更強。
只是,當釣魚人沉浸其中,在商家層面,與釣魚相關的更多市場仍然需要向前發(fā)展。
拓 展
在釣魚人的“江湖”里,男性頻繁出沒,釣魚“大神”也主要是男性。
比如席卷各大內(nèi)容平臺的全國釣魚錦標賽冠軍鄧剛,其“天元鄧剛”抖音賬號聚攏超3000萬粉絲,而劉志強、曾暉、李大毛等頭部釣魚人的粉絲量也都有數(shù)百萬。
觀看這些“大神”的釣魚視頻,網(wǎng)友的感受可以歸結為一個字:爽。不過,不要據(jù)此認為釣魚只是男性的游戲,越來越多的女性加入進來,天貓6·18期間,入坑釣魚的女性人數(shù)增速已超過男性。
另外,據(jù)考拉海購發(fā)布的2021上半年女性戶外運動消費榜顯示,釣魚位列第一,沖浪、攀巖、徒步、爬山等戶外運動均排在其后,而在釣魚消費中,路亞竿、漁輪、假餌等路亞裝備最為暢銷,路亞竿的銷售額更是同比增長210%。
從上述銷售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和男性釣手一樣,女性釣手中也有不少聚焦裝備和技術。擁有十多萬粉絲的女釣手莉莉表示:“5年前粉絲99%是男性;現(xiàn)在每天都會有小姐姐私信問我入門的路亞釣裝備到底怎么配,不僅要好用,還要好看?!?/p>
相較于海釣的高昂費用、高體力要求和傳統(tǒng)釣的漫長等待,在莉莉看來,路亞釣法輕巧靈動,更適合女生:一根釣竿一些假餌,就可以開釣,而“女性的耐心和細膩觀察力,更是一個合格路亞釣手最關鍵的特質(zhì)之一”。
對于商家而言,女性釣手的增加,是一個可以捕捉的市場機會。據(jù)媒體報道,已經(jīng)有不少商家使釣具輕量化,還增加了女性專屬配色,推出了女性套裝。
新零售商業(yè)評論認為,這些適配“動作”將進一步吸引女性用戶加入。同時,女性用戶也會出手氪金,路亞釣具高端化形成明顯趨勢,女性用戶也是不容忽視的“生力軍”。
除了用戶拓展,釣魚場景也在拓展。釣魚不再是一項純男性運動,很多時候成為囊括女性和孩子的家庭活動,與此相應,場景也延伸至露營、潛水、騎行、旅游等,孕育著“釣魚+”的龐大市場。
在“一席”演講時,路亞釣魚愛好者王錚分享了釣魚給家庭生活帶來的改變。他透露,自從釣魚后,妻子周末不再逛商場,學了攝影,每天拍花拍草,成了他的“御用攝影師”,孩子則不用上興趣班,到了郊區(qū)變得“特別勤學好問”。
王錚直言:“雖然我們是普通人,不是專業(yè)人士,但是我們都有這種博物的、去探索自然的沖動,也都有這種能力?!?/p>
順著這個思路看,不管是釣具氪金、技術提升,還是釣魚“上癮”,都是對自然、釣魚能力及個人心性的探索。探索過程中,或許,每個人都能收獲屬于自己的“快樂星球”。
參考資料:
1.《加入年輕人野釣群后,我懂了釣魚上癮的秘密》,豹變
2.《躺平釣魚,中年男人的終極夢想》,商業(yè)人物
3.《飛釣興起,“高逼格”掘金千億釣魚市場》,體育大生意
4.《被釣魚“俘獲”的年輕人》,鈦媒體
5.《對話天貓垂釣負責人勒書:垂釣是健康的「成癮性」消費,年輕人、女性影響未來市場》,明亮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