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外管理 王爽
編輯|胸懷天下
五一前夕,有消息傳出71歲的王石在闊別商海4年后,再創(chuàng)業(yè)。
前不久,由王石與亞投資本聯(lián)合成立的SPAC公司Destone Acquisition Corp(以下簡稱:“深石收購”),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招股書顯示,深石收購將在整個亞太地區(qū)尋找“綠色科技及環(huán)境友好消費品與服務領域”的合作標的。
SPAC近年來在商界名聲大噪,其全稱是“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即特殊目的并購公司,是一種“先上市再收購”的資本服務。簡單來講,SPAC就是反向上市。
傳統(tǒng)的IPO是公司去市場上找錢然后上市,SPAC則是“錢”先上市然后再去市場中找好公司收購。再說直白一點,就是會賺錢的人籌集了一大筆錢,成立了一個空殼公司,承諾公司上市之后,再收購一家有真實業(yè)務的公司,然后退出或者長期持有。SPAC公司上市后,會收購哪家公司?不知道。會投資哪個領域?不知道。所以,投資SPAC公司,又被很多投資者戲稱為開上市公司版的“盲盒”。
有人說SPAC是這個時代最后暴富的機會,不少人因為SPAC賺了大錢。也有人說SPAC是更鋒利的韭菜收割工具,因為SPAC公司甚至不需要有真實業(yè)務就可以直接上市。SPAC究竟是什么樣的投資行為?又為何如此火爆?對企業(yè)來說,SPAC究竟有什么可取之處?
瘋狂的“造殼上市”
SPAC并非一種新的金融工具,造殼上市也不是新概念。1993年,SPAC就已經(jīng)被發(fā)明出來了,而且在接下來的二三十年間,一直有公司陸續(xù)通過這種方式上市。但長期以來,與IPO方式相比,投資者對SPAC并不“感冒”。因為通過SPAC上市名聲并不好,很多人認為一家公司選擇被SPAC收購是因為沒有辦法,或者是沒有資格和實力通過傳統(tǒng)的IPO形式上市。
但是,不管投資人對SPAC有多少質疑,也抵擋不住資本的青睞。尤其在2020年疫情之后,開始有投資機構大舉以此形式“救市”。
據(jù)統(tǒng)計,2020年共有248家SPAC公司在美股上市,首次超越傳統(tǒng)IPO模式。2021年僅第一季度,全球就成立了264家SPAC公司,合計募集了794億美元,超過了2020年全年SPAC公司的募集資金。
在美股市場,近幾年的嚴格監(jiān)管,導致上市公司的數(shù)量每年都在下降,退市的公司比上市的公司還多。1998年美國上市公司股票數(shù)量達到7562家,但到2015年只剩下3812家。而從2018年開始,進入資本市場的錢越來越多,能投的項目卻越來越少,即便投進了項目退出方式也不多,這才讓各方想起了壓箱底多年的SPAC造殼上市。
有了美股的示范效應,SPAC的風頭迅速蔓延至全球其他金融中心。2022年1月1日,港交所正式接受SPAC的上市申請。
和美股不同,港交所大幅提高了SPAC的門檻。除了對發(fā)起人、投資人有嚴格限定,還要求至少募資10億港幣,遠高于美股要求。
“理論上,符合港交所SPAC要求的公司,也都是可以直接IPO的。不過最近由于大環(huán)境的關系,很多中概股公司都從美股轉向港股了,港股IPO已經(jīng)是完全堵塞的狀態(tài),正常IPO的排隊時間肯定比較長,所以不知道通過SPAC的方式有沒有可能在上市速度和效率上比傳統(tǒng)的IPO更有優(yōu)勢?!睆V發(fā)證券投資咨詢師胡曦對中外管理表示,即使港股SPAC的上市標準相比美股“門檻高、風格保守”,但在當前依然極具誘惑力。
資本“盲盒”的吸引力,究竟在哪里?
在最初的融資階段,投資者并不知道SPAC上市后要并購哪家公司。這也就是說,雖然你投錢了,但是你并不知道所投的是什么。既然如此,為何這種“開盲盒”的投資方式還如此有吸引力?投資者為何要把真金白銀投進“空頭支票”公司?
業(yè)內人士解讀說,首先,SPAC的管理團隊絕大部分情況下是由各個行業(yè)的大佬和團隊組成,背書力度可謂“滿格”。比如,PayPal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蘋果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李嘉誠的兒子李澤楷等都成立過SPAC。此外,SPAC的發(fā)起人也非常喜歡拉名人入場,以便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
因為作為一家沒有實際業(yè)務的純現(xiàn)金公司,想要吸引投資,只能憑借管理團隊以往的戰(zhàn)績和知名度,吸引熟悉并信任這支團隊的投資人加入。所以,很多投資人愿意“開盲盒”,是因為這些大佬們早已聲名在外,投資人非常信任他們。
其次,SPAC有很安全的退出機制,可以保障融資階段的投資人利益。這可以簡單理解為:收購成功,套現(xiàn);收購不成功,退錢。
對沖基金管理公司Falcon Edge Capital在寫給投資者的信中寫道:“SPAC具有天生有利于投資者的結構,沒有什么風險。” 該公司表示,SPAC結構的關鍵是投資者可以選擇收回所有投資。
根據(jù)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規(guī)定,SPAC募資完成之后,就可以正式掛牌并發(fā)行一部分流通股份。但為保護投資者的利益,這些錢會存在信托基金中,當管理團隊找到適合的收購目標,并且完成交易后,SPAC的信托基金資產(chǎn)就會成為新公司的資產(chǎn)。開到了心儀的盲盒之后,投資者就可以套現(xiàn)離場或者長期持有。而且,上市后管理團隊需要在12~24個月內完成收購,否則就要解散SPAC,并將投資人的錢連本帶利還回去。
再次,SPAC是普通人投資獨角獸的最佳途徑。對于大部分普通個人投資者來說,如果想通過傳統(tǒng)IPO方式投資大公司,比如說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公司,難度是非常大的,但是SPAC的門檻相對就會低很多。
最后,現(xiàn)在很多國家正經(jīng)歷著貨幣超發(fā)與低利率,所以很多人都非??释軌蛴懈嘧鐾顿Y的機會,這也是為什么SPAC會火爆的原因之一?!板X總歸需要一個去處,既然SPAC的發(fā)起人全都是業(yè)界的大佬們,跟著他們走總不會錯。”胡曦說。
當然,SPAC最吸引人的一點還是,錢來的太容易了。
Facebook的前高管查瑪斯·帕里哈皮蒂亞成立的SPAC上市公司,在2017年收購了私人太空飛行公司Virgin Galactic。查瑪斯僅僅只用了兩個月時間,就讓Virgin Galactic成功上市,而后其市值突破了60億美元。2021年,查瑪斯套現(xiàn)了2億1300萬美元。而如此豐厚的回報,是他用區(qū)區(qū)25000美元撬動起來的。
誰會選SPAC上市?
“SPAC模式最大的優(yōu)勢是對標的幾乎沒有任何限制,只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之內,幾乎任何領域的任何公司都可以通過SPAC上市。”中關村股權投資協(xié)會副會長鄭捷表示,SPAC適合那些還在快速發(fā)展當中,但還沒有來得及盈利的中小型公司,尤其是那些甚至還沒有來得及有自己的產(chǎn)品,但是非常有潛力的公司——它們非常適合采用這種方式上市融資。
很多初創(chuàng)的中小型公司,可能點子很棒,運營模式很好,但是還沒有盈利。這時就要考驗投資者是否有足夠的眼光,可以看到這些公司的未來潛力。例如讓查瑪斯大賺一筆的Virgin Galactic,在上市之前,每年收入只有幾十萬美元,而虧損高達1.4個億。這種情況下,通過傳統(tǒng)的IPO上市,肯定是行不通的。而通過SPAC上市后,其股價已經(jīng)飆升了200%。
某種程度上,SPAC制造了更多伯樂與千里馬相遇的機會。而且,從機制上來說,SPAC與傳統(tǒng)IPO相比,有自己獨到的優(yōu)勢。
比如,SPAC上市的確定性非常高。上市整個過程,幾乎不涉及到承銷商,也不需要向市場進行募資,所以上市進程幾乎不存在外力阻礙,只需要按部就班完成流程,成功上市的概率很大?!耙话悴粫霈F(xiàn)忙活了半天還不一定能成功上市的情況。”鄭捷說,而且,相對于傳統(tǒng)借殼上市,SPAC的殼資源干凈,沒有債務、法務等方面的歷史遺留問題。
此外,通過SPAC上市,時間更短。從標的公司和SPAC公司簽訂合并意向開始,一般3-6個月就可以完成上市,而傳統(tǒng)的IPO時間通常在8-12個月左右。同時,SPAC公司對標的公司估值相對靈活,只需要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即可。而不需要向IPO一樣,對公司現(xiàn)狀進行嚴格審查,也會減少大量繁瑣的材料審核工作。
當資本玩膩了這個“玩具”……
SPAC確實給了那些懷才不遇的好公司更多的施展機會,但同時也給了很多人拼命畫餅的投機機會。
因為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規(guī)定,如果SPAC公司兩年時間內沒有完成并購,發(fā)起人的前期投入是收不回來的。所以,對于SPAC發(fā)起人來說,找到一家可以并購的公司,是比找到一家有潛力的公司更迫切的事。至于并購的公司潛力如何,其實并不重要。因為隨便找一家公司,發(fā)起人都可以用5%的資金投入,穩(wěn)穩(wěn)獲得20%的股權。就算目標公司真的很差,發(fā)起人也可以收管理費。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發(fā)起人經(jīng)常會找到一些很不靠譜的公司。
有研究機構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從2015年初至2020年7月,在223項SPAC項目中,有89個SPAC交易已經(jīng)完成并且成功上市。而在這89家公司中,普通股平均虧損高達18.8%,中位收益率為負的36.1%。相比之下,傳統(tǒng)IPO的平均市場回報率為37.2%。
這方面不乏“帶血”的案例。比如,由花旗集團前交易員Michael Klein創(chuàng)建的SPAC公司Churchill Capital IV,與電動汽車制造商Lucid Motors達成收購協(xié)議的消息傳出,SPAC股票推高至近60美元。但自完成收購后,其股價已下跌近三分之二,跌至20美元。
對SPAC的發(fā)起人和以10美元買進股權的早期投資者來說,他們都獲得了巨額利潤。但對于那些基于炒作而押注SPAC的散戶投資者來說,情況則完全不同。他們?yōu)闈撛趦r值為10美元的股票支付了巨額溢價,損失慘重。
而且,隨著SPAC以井噴之勢迅速發(fā)展,很多投資者已經(jīng)不再等到收購完成后再離場,而是只要有新的投資者入場,原有投資者就把自己的股份賣給他們。斯坦福大學和紐約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在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合并的47只SPAC中,大概有97%的對沖基金在SPAC交易完成前就已高位套現(xiàn)。
因此,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SPAC進行了更多的監(jiān)管審查,因為他們擔心散戶投資者尚未了解SPAC上市風險,就盲目投資。
在資本市場中,總有人能在規(guī)則的縫隙里找到快速發(fā)展的機會,尤其是市場過熱的時候。近幾年來的SPAC的迅速膨脹,不免讓人擔心,這會不會是下一個金融泡沫?
拋去人性逐利,SPAC機制真正的問題,在于這個模式會使得IPO的規(guī)模越來越大,進而又增大了股市的泡沫。通過SPAC上市的股票良莠不齊,最終給做空機構帶來了可以做空的巨大空間,一旦SPAC公司股價過高,同時在規(guī)定期間內完不成收購或者收購標的不夠好,“空頭”們勝利歡呼的時候就到來了。
其實,金融工具說到底只是工具,是好是壞要看人怎么用。SPAC最大的風險在哪里?掠去表象,它最大的風險在于當人們入股SPAC的時候,其實更多的是在投機,而不是在投資。世上從沒有成功的捷徑,而SPAC上市的概念多于實質,它更像是一個資本的玩具,被熟諳資本游戲的人們輾轉騰挪?;蛟S,當資本玩膩了這個玩具,它又會再次被放到箱底——新的玩具也會橫空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