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巨潮 劉勇
編輯|楊旭然
2021年12月的一天,張旭豪發(fā)布了一條朋友圈:
“我們的宗旨是2680元必須在playgolf讓大家學會高爾夫。其實這個運動很簡單,很平民,不能被過去的思維妖魔化?!?/p>
直到那時,人們才發(fā)現張旭豪這幾年在悄無聲息地搗鼓什么。
回到2018年4月,他以95億美元將“餓了么”徹底賣給阿里巴巴,隨后便陷入了沉寂——或許這種沉寂只是一種享受人生狀態(tài)的外在體現。
事實上,人們發(fā)現他離開餓了么之后,很快就注冊了幾家公司:2018年3月注冊上海璞冠商務咨詢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涉足咨詢領域,不過目前顯示已注銷;同年4月,注冊上海禹鐸商務咨詢有限公司,注冊資本500萬元。
此后,他又入股了上海揚灣網絡科技,這是一家主要由陪著張旭豪在餓了么打拼多年的技術骨干成立的一家區(qū)塊鏈公司,但是2020年以后也沒了下文。
以及,他還曾經在一家阿里系的資本公司元璟資本,擔任投資合伙人。但這并不是他所要的事業(yè)。
直到如今,性格火爆、求勝欲強烈的張旭豪,終于是以另一種姿態(tài)重返戰(zhàn)場。只是很少有人能想到的是,他盯上的會是高爾夫球——這是個很難稱得上優(yōu)良的賽道,以至于在很多人看來,他的二次創(chuàng)業(yè)有點像一次玩票,甚至有點像入坑。
01 昂貴消費,一個名副其實的“少數派”運動
“高爾夫其實不難,小白團只需10節(jié)課,一共只要2680……”
就像當年餓了么所采取的低價戰(zhàn)略,這一次張旭豪仍希望堅持低價模式。他相信中國體育產業(yè)的發(fā)展?jié)摿Γ舱J為不必將高爾夫球想象得那么高不可攀,“高爾夫球其實很簡單” 。
高爾夫球在中國的起源時間恰好與張旭豪出生同年。那時,出于為外商提供工作之外休閑娛樂的目的,高爾夫球場率先在外企聚集的城市如廣州、上海等地出現。也即是說,它從一開始就是瞄準高收入商務人群的。
高爾夫球場通常服務城市商業(yè)人群
在實際的球場營運上,從設計到維護運營,也都說明這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少數派”運動。
頭豹研究院曾算過這樣一筆賬:
首先,高爾夫球場的設計非常專業(yè),而我國在這一方面人才嚴重缺失,通常需要聘用外國設計人員,一般一個18洞標準球場設計費高達50萬至200萬美元,知名人士設計價格更高。比如,北京天安假日高爾夫俱樂部名下兩個由職業(yè)高爾夫球手老虎·伍茲設計的球場,設計費用更是高達1650萬美元;
其次,高爾夫球場的固定資產投資和日常維護更是“燒錢”。高爾夫球場必須占用大量的土地,標準18洞球場通常在750至1500畝左右,拿地成本占整個固定固定資產成本的70%,其余30%部分則花在了鋪設草坪及一些專業(yè)維護設備如打孔機、剪草機的進口上;
同時,草坪維護還需要大量的水。報告稱,它的平均用水是同等面積谷物作物的46倍,標準球場的日用水量高達2000至2500噸,這對于用水成本本就較高的城市來說是巨大的負擔。
為此,中國稅務部門將高爾夫球等行業(yè)的營業(yè)稅一律定為20%,一些地區(qū)還對高爾夫球場等特殊場所用水征收高昂的水資源使用費,這必然進一步推高它的運營成本。
該機構測算說,一個標準高爾夫球場要收回固定資產成本,通常需要14年之久。
高爾夫球場超高的固定成本造就了高昂價格
這一切都必然毫無例外地要轉嫁到消費者頭上。目前,中國高爾夫球基本為私營場地,通行會員制,散客價格更高。通常而言,一張會員卡售價在十余萬至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元人民幣的水平,而散客打一場球也普遍在兩三千左右。
PLAYGOLF CLUB試圖打破這樣的高價格慣例——50平米的精致二打位包房區(qū)分訪客和會員價格,兩小時的悠享套餐訪客價格為1040(平日)、1280元人民幣(節(jié)假日),會員為1000元;4小時(含附贈一小時)的尊享套餐訪客價格為1560(平日)和1920元(節(jié)假日),會員為1500元。
此外,針對“小白”的訓練課程為10節(jié)課2680元。
相較于其他專業(yè)球場,張旭豪提供的價目與一場保齡球或網球價格相差無多,的確十分親民,這或許能吸引一批城市中產階層。但問題是,消費人群是否足夠多,用走量的方式是否能幫助張旭豪覆蓋所有成本乃至盈利。
02 荒涼戰(zhàn)場
高爾夫既無龐大的群眾基礎,更讓人看不到未來。
張旭豪對體育運動抱著一種持久的熱忱,打籃球的習慣一直延續(xù)到餓了么時期。
顯然,高爾夫球成了他最新的“愛好”。他曾表示,高爾夫球運動所要求的那種平衡是他的追求,他也試圖將這份愛好變成下一份職業(yè)。為了推進項目,他花掉1.5億改造黃興高爾夫球場,這可能是其自出售餓了么之后最大的一筆投入。
不過,高爾夫球賽道在中國從來都沒有狂飆突進過。根據華經產業(yè)研究院統計,2020年我國高爾夫運動市場規(guī)模僅有約102.6億元,同比增長4.37%——這已經是這項運動近年表現比較好的年份。
然而,這樣的數字和過去多年高速增長的經濟、居民消費支出依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2021年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實際增長12.6%,達到24100元,其中文化教育類支出增長迅猛,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2599元,增長27.9%,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10.8%。
難看的數據預示著,高爾夫既無龐大的群眾基礎,更讓人看不到未來。
高爾夫球運動是典型的舶來品
早在1997年,國務院就下發(fā)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土地管理切實保護耕地的通知》,這奠定了此后嚴格審批新建高爾夫球場的政策基調。直到2003年,當時的國土資源部更是將高爾夫球項目視為地方“形象工程”,要求“一律不得報批用地”。
此后,這一政策被重申再三,到2014年,官員貪腐涉及高爾夫球高消費的現象極為普遍,更刺激官方對行業(yè)進行清查整頓。
“違規(guī)打高爾夫腐敗”一度成為高頻詞匯,比如原云南省委書記白恩培被曝光每周要打3次而且一般是跟商人打球。“打高爾夫球是賭錢的,哪個開發(fā)商要送錢給他,那么就打高爾夫球,故意輸給他,變相賄賂……”
國家發(fā)改委等11部門聯合下文要求分類清理現有高爾夫球場,其中一百多家關門停業(yè),至今僅存400多家。
很難說張旭豪是否被自己的愛好左右了決策
這一局面,直到2016年才基本結束。此后6年一直到今天的數年時間里,高爾夫球雖然被官方重新還原體育運動的屬性,但是在所有的體育產業(yè)中,它仍然躲在陰暗角落里,成為腐敗和奢侈的代名詞。它脫離大多數人生活,如同云朵般飄在半空,卻又談不上潔白美麗。
03 二次創(chuàng)業(yè),“政策魅影”從來沒有消退
不同于當年白手起家餓了么迎合了外賣的崛起和智能手機的普及,現在的張旭豪面臨完全不一樣的現實。
如上文所說,高爾夫球的命運似乎在2016年之后迎來了轉機,被外界看好未來的發(fā)展前景。但事實上,“政策魅影”從來沒有消退,新建高爾夫球場仍然是被明令禁止的。
即便是PLAYGOLF,也并非新建項目,它只是張旭豪整合了黃興體育公園原來分包經營的幾家高爾夫球俱樂部,并斥資1.5億改建后,以高爾夫訓練場的名義重新開放罷了。甚至直到今天,有輿論還認為張旭豪是打了政策“擦邊球”。
PLAYGOLF項目整合了上海幾家俱樂部
其實,中國的高爾夫球產業(yè)規(guī)模這幾年始終在低位徘徊,這不僅有過去的政策影響問題,同時也有消費疲軟的因素。
統計顯示,2019年中國高爾夫設施場地數量為380家,同比下降1.3%;中國高爾夫球洞數量為8360個,同比下降5.5%。當然,2020年中國高爾夫運動市場規(guī)模仍增長了4.4%,但主因可能是國家扶持的青少年培訓投入。
當張旭豪在瞄準未來4億規(guī)模的中等收入人群時,可能也并未考慮這一人群的處境會發(fā)生惡化的可能性。盡管中國經濟總量接連突破100萬億元、110萬億元規(guī)模,但是經濟增速卻在過去的10年迅速從“9”跌到“5”,京、滬等高爾夫球場集中的一線城市因為經濟結構轉型等原因,高速增長更加難以為繼,是否能帶來中產階層人群的持續(xù)壯大和收入增長,是極為存疑的。
于是,普遍的社會焦慮心態(tài)導致消費疲軟,成為中國國內當下面臨的主要經濟難題之一。從2020年以來的實際情況看,城市中產在消費方面正變得日益謹慎,體驗高爾夫是否會成為其消費清單中的一部分,值得懷疑。
張旭豪是高爾夫行業(yè)歷史上最大牌的創(chuàng)業(yè)者
更何況疫情造成的短期影響,就像屋漏偏逢連夜雨。
2020年成立公司并經過300多日夜的改造,當PLAYGOLF CLUB在2021年3月份宣布“回歸”的時候,新冠疫情仍然沒有過去。事實上,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內,PLAYGOLF CLUB一直在反復停業(yè)開放——當然也有裝修維護原因。
4月25日,它在官方公號中的一篇文章《當上海被按下暫停鍵》說到,這已經是無法在PLAYGOLF CLUB練球的第25天了……
在這個歷史節(jié)點上逆流而上,張旭豪在新事業(yè)上面對的阻力可想而知。
當年餓了么交易,張旭豪套現幾十億的巨額財富,幾年時間就走完多少創(chuàng)業(yè)者一輩子的路,這是他的成功之處。但是這些錢恐怕也不是隨便燒的。
04 寫在最后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大多數成功的創(chuàng)業(yè)者無法復制自己的傳奇。多少人在掘出人生的第一桶金時成功了,但也僅僅止步于第一桶金。
比如在互聯網領域,過去一段時間,互聯網領域中賣掉公司獲得巨額財富者不在少數,重新投身商海再次創(chuàng)業(yè)者也不在少數,但再一次獲得成功者近乎沒有。
對于張旭豪來說,餓了么的創(chuàng)業(yè)經歷充滿傳奇色彩,獲得了無數人希望成就的財富與成功。作為一個陽光下的85后富豪,我們希望他的經歷能夠激勵更多人。但愿他的高爾夫 平民化路線只是暫時的不走運,像外賣市場的早期一樣,是更多人的“看走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