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全球最嚴立法限塑令,會帶來什么?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全球最嚴立法限塑令,會帶來什么?

白色污染的處理與解決方案,發(fā)展一直都是步履蹣跚,困難重重。

文|腦極體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以來,塑料以其輕便、低廉和可塑性強等優(yōu)點,成為繼鋼鐵、木材和水泥之后的第四大類新型基礎材料。全球每年生產大量的塑料用于工業(yè)與生活,這種方便的一次性制品使用完畢后被大量廢棄,難降解的特點帶來的“白色污染”給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了巨大壓力。

白色污染也成為繼溫室氣體帶來的全球變暖以外的重要環(huán)境問題之一。白色污染,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難降解,100 年前發(fā)明的塑料,至少要等 300 年才能被降解。細思下,人們花費腦力創(chuàng)造的物件最多只用幾十分鐘,但卻花費巨大的精力來處理后續(xù)事宜。怎么看都有點得不償失。

聯合國環(huán)境大會多次設置議程會議專程討論與制定細則,來解決這個全球共有的白色癌癥,近日第五屆的聯合國環(huán)境大會上重磅宣布制定了一個全球條約,立法去終結塑料的污染。來自175個國家的國家元首、環(huán)境部長和其他代表批準簽署了該決議。

白色污染的處理與解決方案,發(fā)展一直都是步履蹣跚,困難重重。而聯合國首次運用國際法律去約束,將會給全球塑料污染的治理進程,帶來新的變量和發(fā)展空間。

再無凈土:微塑料參與生命循環(huán)系統(tǒng)

對于白色污染的認知,我們多少有點膚淺,以為就是解決堆積如山的垃圾,減少松開禁錮生物自由的塑料。但白色污染正在以一種類似重金屬污染的積累方式,通過食物鏈一點點向人類傳遞微塑料。一些塑料雖然看起來降解了,但是降解的塑料并不是被徹底分解,而是成為一塊塊分裂的微小顆粒,混雜在土壤和沙礫之間,被底層的生物攝入后,逐漸入侵到生物體的組織中。

塑料污染已成為全球范圍內最值得重視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之一。從北極積雪、珠穆朗瑪峰最頂峰到海底最深處,幾乎每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都存在微塑料碎片。

在大海中,塑料制品正在入侵海洋生物的健康,海洋哺乳動物和海鳥都被塑料威脅著生命安全。我們在新聞中經常能看到有海龜、鯨魚主動找人類解綁身上纏繞的塑料。在一些海洋生物的胃里面,也被發(fā)現過大量的白色垃圾。以水母為食的海龜,無法分辨兩者的區(qū)別,會將漂浮的塑料袋當做水母吞下;漂浮到海岸線的各類塑料碎片會被海鳥當做美味的食物吃掉。

即時在最偏遠的南極,隨著洋流的活動,也不會幸免被塑料破壞環(huán)境。研究調查顯示,早在20世紀80年代,科學家們就在南極觀察到漂浮或擱淺的塑料碎片。而在近兩年,在南緯60°以北的地表水和沉積物中發(fā)現了中塑料碎片(1–10 毫米)和微塑料碎片(1–1000微米)。

在南極陸地生物彈尾蟲體內,科學家也發(fā)現了微量的聚乙烯殘片,這也意味著地球的最后一片凈土,也被塑料滲透。

大部分的塑料排泄不出來侵占胃的空間,塑料內的有害物質不僅侵蝕動物的生命健康,也會影響孕育下一代。研究顯示,在微塑料的存在下,最小的海洋生物浮游動物生長更慢,繁殖不易成功:動物的卵更小,孵化的可能性更小。

這些生物體內積累的塑料會沿著食物鏈一層層傳遞,危害整個生物系統(tǒng)的發(fā)展。例如南極的底層生物彈尾蟲體內的微塑料會有極大地可能通過食物鏈流向企鵝、海豹等體積較大的動物。微塑料已深深滲透進土壤食物網絡,成為土壤生物地球化學循環(huán)的一部分。

這樣的情形也使得科學家無法忽視,將目光從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轉移到陸生系統(tǒng),開始了對微塑料的量化研究,著重探討塑料污染對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造成的影響。

隨著白色污染的步步深入,人們對塑料危害的關注越來越多,政府也越來越重視塑料垃圾的處理,在立法層面開始掃清一切障礙,加大懲處的力度,與此同時,科學家們投入更多的精力不斷研發(fā)塑料降解技術。

最嚴禁令:從限塑到禁塑

據國際能源署(IEA)統(tǒng)計數據,過去五年中,有60多個國家實行對一次性塑料實施禁令或征稅,歐盟、美國和中國等主要經濟體甚至開始將“限塑令”升級成“禁塑令”。此次國際立法“限塑令”的頒布背后,是塑料污染全面拉響的警報。

UNEP去年發(fā)布報告稱,1950年至2017年期間,全球累計生產約92億噸塑料,其中塑料回收利用率不足10%,約有70億噸成為塑料垃圾。美國《科學進展》雜志警告,2050年,地球上將有超過130億噸塑料垃圾,藍色星球可能變成“白色星球”。

白色星球不僅是白色垃圾的充斥,更重要的是白色塑料經由食物鏈開始在生物體組織的傳遞,嚴重影響生物的生長繁殖。如果不立馬采取措施,塑料污染的危害將進入不可逆轉的局面。出臺具有法律效力和約束的法規(guī)細則來終結塑料污染成為遏制局面惡化的必要。

第五屆聯合國環(huán)境大會上《終止塑料污染決議(草案)》通過,是自《巴黎協定》以來最重要的環(huán)境多邊協議的進展,也是對未來世代的保險共識的約定。全球限塑令從此有了法律約束,多個國家必須共同承擔面對。在中國,白色的環(huán)保政策也在不斷發(fā)力,從限塑令走向了禁塑令,已形成了國家-地方多層次的禁塑政策體系。今年2月23日,生態(tài)環(huán)境部再次強調,積極加強塑料污染治理,下一步將落實好塑料污染治理的法律要求,推動《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動方案》等落地見效,精準、科學、依法治理塑料污染。

在限塑令法規(guī)政策的指導下,禁塑令已經進入執(zhí)行階段,全國各地商超、外賣等塑料使用“大戶”紛紛開始推出減塑舉措和過渡辦法。

最明顯的感受是,去年餐飲行業(yè)中徹底禁止了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的使用,很多人都感慨不能愉快地喝奶茶了。在外賣餐食領域,商戶選擇包裝減量,并且也上線了“無需餐具”的選項,外賣供應商設立了環(huán)保專區(qū),下架了普通塑料打包袋和吸管,并引入多樣化的環(huán)保包裝,持續(xù)擴充環(huán)保包裝產品供給。

總的來說,白色塑料的污染治理主要有兩個解決的思路。一個是從源頭開始,發(fā)展可以替代塑料的可降解的材料;另外一種思路是對已面世的塑料采取各類降解技術,使其最終塵歸塵、土歸土,降解后回到大自然中。在最嚴立法的限塑令下,這兩種思路背后的技術:可降解技術和合成生物基材料的替代等,都會崛起爆發(fā)。

向開闊走去

目前成熟的可替代材料,以麥草、玉米稈、稻草等可再生資源為原料,生產出的降解材料替代一次性塑料用品及薄膜包裝產品,廣泛應用于生物基能源、材料、醫(yī)藥等多個行業(yè)與場景。

離生活最近的是一些日常用品的替代,我們在酒店使用的很多一次性產品如牙刷、梳子等,奶茶的吸管、外賣的包裝大都采用的是秸稈類的原材料制成的可降解用品。在農業(yè)領域中,可降解的塑料也被用在薄膜制品上。不過因為成本原因,目前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相對價格是傳統(tǒng)塑料制品的2倍左右,限制了其規(guī)模化的應用。

可降解塑料替代產業(yè)整體處于產業(yè)發(fā)展前期,全球可降解塑料市場以淀粉基、PLA、PBAT 材料為主。據智研咨詢數據,2019 年全球可降解塑料產能合計約為 107.7 萬噸,其中,淀粉基塑料產能為 44.94 萬噸,占全球可降解塑料產能的 38.4%,PLA、PBAT 分別占 25.0%和 24.1%,位居二、三位。三者合計占比近 90%,是目前主流的可降解塑料產品。

這三種材料因為各自的特性,在不同的領域被應用。隨著 PLA 和 PBAT 技術逐步成熟,成本不斷下降,未來可降解塑料主要增長將集中在 PLA 和 PBAT。而淀粉基材料將成為 PLA、PBAT 等塑料的填充物,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

目前,市面上大規(guī)模使用的可降解塑料產品都經過了改性或復合,其中 PBAT 主要與 PLA 復合使用,比如商超大規(guī)模使用的可降解塑料袋就是 PLA 與 PBAT 的復合材料。這些技術乘著政策的東風,在不斷整合與發(fā)展。

當然,限塑令下除了傳統(tǒng)可降解塑料會扶搖而上,新材料也會借勢生長。在服飾行業(yè)中,使用新工藝新材料成為新的流行風尚。從海洋微生物、蘑菇菌絲、水果皮等植物基,到塑料瓶、漁網等回收材料制成的紡織面料已經開始運用到服裝配飾的生產中。

越來越多的植物正在變成我們身上的衣服配飾。有的運動品牌服飾開始用蒲公英作為新的橡膠來源。一家美國運動鞋品牌Cole Haan推出Generation Zer grand II可持續(xù)運動鞋,這款運動鞋的鞋底包含了蒲公英制成的橡膠。除了鞋底之外,鞋面、鞋帶及鞋墊也是由回收來的塑料瓶,經過處理之后加工制成的。

隨著植物基材料的不斷探索,未來我們會看到越來越多的日常生活塑料用品被可降解材料替代。這種新的綠色消費方式也會成為潮流,成為企業(yè)新的賣點,消費者買單的依據??沙掷m(xù)的時尚與觀念并行,充分展現著新世代人群的風尚。

在限塑令下,市場的需求持續(xù)增大,塑料替代品的風靡呈現出爆發(fā)的情形。據天眼查數據顯示,經營范圍涵蓋可降解、生物降解類的相關企業(yè)有數萬家。其中,2020年新增可降解相關企業(yè)近2300家,較去年同比增長38%。

合成生物基材料的崛起讓生產資料變得更加豐富與環(huán)保。無論是商業(yè)還是綠色發(fā)展層面,都具備重要意義。在強勢的政策引導下,成本是暫時的限制,但長遠來看,隨著需求的放大,與規(guī)?;某僧a,成本的劣勢也會逆轉,不會制約其發(fā)展。

不過,塑料的回收與再利用會受到前沿技術的限制。雖然在降解塑料的新技術方面,也有許多科學家在努力突破,但目前尚未有產業(yè)化的發(fā)展。在塑料制品的回收與再利用方面,還需要投入更多來正向激勵科研的產出及配套產業(yè)化的發(fā)展。

在環(huán)境保護與科技發(fā)展的交叉點上,我們會發(fā)現自己處于歷史的轉折點。很多基礎科研的研究在AI技術下被加速,溫室氣體影響下的全球變暖問題、白色污染、生物病毒侵襲,成為各種不可控的因素,影響著我們的生產與生活。

在可持續(xù)的綠色發(fā)展共識下,人類命運共同體再次被連接,雖然人類總會因為各種原因與立場對立,但面對生存與延續(xù),我們都會選擇最明智的道路。白色污染也好,溫室效應也罷,可持續(xù)的決心與配套的禁塑令、碳中和等共識,都將會引導人類走向更加開闊的天地,更加遼闊的未來。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全球最嚴立法限塑令,會帶來什么?

白色污染的處理與解決方案,發(fā)展一直都是步履蹣跚,困難重重。

文|腦極體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以來,塑料以其輕便、低廉和可塑性強等優(yōu)點,成為繼鋼鐵、木材和水泥之后的第四大類新型基礎材料。全球每年生產大量的塑料用于工業(yè)與生活,這種方便的一次性制品使用完畢后被大量廢棄,難降解的特點帶來的“白色污染”給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了巨大壓力。

白色污染也成為繼溫室氣體帶來的全球變暖以外的重要環(huán)境問題之一。白色污染,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難降解,100 年前發(fā)明的塑料,至少要等 300 年才能被降解。細思下,人們花費腦力創(chuàng)造的物件最多只用幾十分鐘,但卻花費巨大的精力來處理后續(xù)事宜。怎么看都有點得不償失。

聯合國環(huán)境大會多次設置議程會議專程討論與制定細則,來解決這個全球共有的白色癌癥,近日第五屆的聯合國環(huán)境大會上重磅宣布制定了一個全球條約,立法去終結塑料的污染。來自175個國家的國家元首、環(huán)境部長和其他代表批準簽署了該決議。

白色污染的處理與解決方案,發(fā)展一直都是步履蹣跚,困難重重。而聯合國首次運用國際法律去約束,將會給全球塑料污染的治理進程,帶來新的變量和發(fā)展空間。

再無凈土:微塑料參與生命循環(huán)系統(tǒng)

對于白色污染的認知,我們多少有點膚淺,以為就是解決堆積如山的垃圾,減少松開禁錮生物自由的塑料。但白色污染正在以一種類似重金屬污染的積累方式,通過食物鏈一點點向人類傳遞微塑料。一些塑料雖然看起來降解了,但是降解的塑料并不是被徹底分解,而是成為一塊塊分裂的微小顆粒,混雜在土壤和沙礫之間,被底層的生物攝入后,逐漸入侵到生物體的組織中。

塑料污染已成為全球范圍內最值得重視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之一。從北極積雪、珠穆朗瑪峰最頂峰到海底最深處,幾乎每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都存在微塑料碎片。

在大海中,塑料制品正在入侵海洋生物的健康,海洋哺乳動物和海鳥都被塑料威脅著生命安全。我們在新聞中經常能看到有海龜、鯨魚主動找人類解綁身上纏繞的塑料。在一些海洋生物的胃里面,也被發(fā)現過大量的白色垃圾。以水母為食的海龜,無法分辨兩者的區(qū)別,會將漂浮的塑料袋當做水母吞下;漂浮到海岸線的各類塑料碎片會被海鳥當做美味的食物吃掉。

即時在最偏遠的南極,隨著洋流的活動,也不會幸免被塑料破壞環(huán)境。研究調查顯示,早在20世紀80年代,科學家們就在南極觀察到漂浮或擱淺的塑料碎片。而在近兩年,在南緯60°以北的地表水和沉積物中發(fā)現了中塑料碎片(1–10 毫米)和微塑料碎片(1–1000微米)。

在南極陸地生物彈尾蟲體內,科學家也發(fā)現了微量的聚乙烯殘片,這也意味著地球的最后一片凈土,也被塑料滲透。

大部分的塑料排泄不出來侵占胃的空間,塑料內的有害物質不僅侵蝕動物的生命健康,也會影響孕育下一代。研究顯示,在微塑料的存在下,最小的海洋生物浮游動物生長更慢,繁殖不易成功:動物的卵更小,孵化的可能性更小。

這些生物體內積累的塑料會沿著食物鏈一層層傳遞,危害整個生物系統(tǒng)的發(fā)展。例如南極的底層生物彈尾蟲體內的微塑料會有極大地可能通過食物鏈流向企鵝、海豹等體積較大的動物。微塑料已深深滲透進土壤食物網絡,成為土壤生物地球化學循環(huán)的一部分。

這樣的情形也使得科學家無法忽視,將目光從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轉移到陸生系統(tǒng),開始了對微塑料的量化研究,著重探討塑料污染對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造成的影響。

隨著白色污染的步步深入,人們對塑料危害的關注越來越多,政府也越來越重視塑料垃圾的處理,在立法層面開始掃清一切障礙,加大懲處的力度,與此同時,科學家們投入更多的精力不斷研發(fā)塑料降解技術。

最嚴禁令:從限塑到禁塑

據國際能源署(IEA)統(tǒng)計數據,過去五年中,有60多個國家實行對一次性塑料實施禁令或征稅,歐盟、美國和中國等主要經濟體甚至開始將“限塑令”升級成“禁塑令”。此次國際立法“限塑令”的頒布背后,是塑料污染全面拉響的警報。

UNEP去年發(fā)布報告稱,1950年至2017年期間,全球累計生產約92億噸塑料,其中塑料回收利用率不足10%,約有70億噸成為塑料垃圾。美國《科學進展》雜志警告,2050年,地球上將有超過130億噸塑料垃圾,藍色星球可能變成“白色星球”。

白色星球不僅是白色垃圾的充斥,更重要的是白色塑料經由食物鏈開始在生物體組織的傳遞,嚴重影響生物的生長繁殖。如果不立馬采取措施,塑料污染的危害將進入不可逆轉的局面。出臺具有法律效力和約束的法規(guī)細則來終結塑料污染成為遏制局面惡化的必要。

第五屆聯合國環(huán)境大會上《終止塑料污染決議(草案)》通過,是自《巴黎協定》以來最重要的環(huán)境多邊協議的進展,也是對未來世代的保險共識的約定。全球限塑令從此有了法律約束,多個國家必須共同承擔面對。在中國,白色的環(huán)保政策也在不斷發(fā)力,從限塑令走向了禁塑令,已形成了國家-地方多層次的禁塑政策體系。今年2月23日,生態(tài)環(huán)境部再次強調,積極加強塑料污染治理,下一步將落實好塑料污染治理的法律要求,推動《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動方案》等落地見效,精準、科學、依法治理塑料污染。

在限塑令法規(guī)政策的指導下,禁塑令已經進入執(zhí)行階段,全國各地商超、外賣等塑料使用“大戶”紛紛開始推出減塑舉措和過渡辦法。

最明顯的感受是,去年餐飲行業(yè)中徹底禁止了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的使用,很多人都感慨不能愉快地喝奶茶了。在外賣餐食領域,商戶選擇包裝減量,并且也上線了“無需餐具”的選項,外賣供應商設立了環(huán)保專區(qū),下架了普通塑料打包袋和吸管,并引入多樣化的環(huán)保包裝,持續(xù)擴充環(huán)保包裝產品供給。

總的來說,白色塑料的污染治理主要有兩個解決的思路。一個是從源頭開始,發(fā)展可以替代塑料的可降解的材料;另外一種思路是對已面世的塑料采取各類降解技術,使其最終塵歸塵、土歸土,降解后回到大自然中。在最嚴立法的限塑令下,這兩種思路背后的技術:可降解技術和合成生物基材料的替代等,都會崛起爆發(fā)。

向開闊走去

目前成熟的可替代材料,以麥草、玉米稈、稻草等可再生資源為原料,生產出的降解材料替代一次性塑料用品及薄膜包裝產品,廣泛應用于生物基能源、材料、醫(yī)藥等多個行業(yè)與場景。

離生活最近的是一些日常用品的替代,我們在酒店使用的很多一次性產品如牙刷、梳子等,奶茶的吸管、外賣的包裝大都采用的是秸稈類的原材料制成的可降解用品。在農業(yè)領域中,可降解的塑料也被用在薄膜制品上。不過因為成本原因,目前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相對價格是傳統(tǒng)塑料制品的2倍左右,限制了其規(guī)?;膽?。

可降解塑料替代產業(yè)整體處于產業(yè)發(fā)展前期,全球可降解塑料市場以淀粉基、PLA、PBAT 材料為主。據智研咨詢數據,2019 年全球可降解塑料產能合計約為 107.7 萬噸,其中,淀粉基塑料產能為 44.94 萬噸,占全球可降解塑料產能的 38.4%,PLA、PBAT 分別占 25.0%和 24.1%,位居二、三位。三者合計占比近 90%,是目前主流的可降解塑料產品。

這三種材料因為各自的特性,在不同的領域被應用。隨著 PLA 和 PBAT 技術逐步成熟,成本不斷下降,未來可降解塑料主要增長將集中在 PLA 和 PBAT。而淀粉基材料將成為 PLA、PBAT 等塑料的填充物,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

目前,市面上大規(guī)模使用的可降解塑料產品都經過了改性或復合,其中 PBAT 主要與 PLA 復合使用,比如商超大規(guī)模使用的可降解塑料袋就是 PLA 與 PBAT 的復合材料。這些技術乘著政策的東風,在不斷整合與發(fā)展。

當然,限塑令下除了傳統(tǒng)可降解塑料會扶搖而上,新材料也會借勢生長。在服飾行業(yè)中,使用新工藝新材料成為新的流行風尚。從海洋微生物、蘑菇菌絲、水果皮等植物基,到塑料瓶、漁網等回收材料制成的紡織面料已經開始運用到服裝配飾的生產中。

越來越多的植物正在變成我們身上的衣服配飾。有的運動品牌服飾開始用蒲公英作為新的橡膠來源。一家美國運動鞋品牌Cole Haan推出Generation Zer grand II可持續(xù)運動鞋,這款運動鞋的鞋底包含了蒲公英制成的橡膠。除了鞋底之外,鞋面、鞋帶及鞋墊也是由回收來的塑料瓶,經過處理之后加工制成的。

隨著植物基材料的不斷探索,未來我們會看到越來越多的日常生活塑料用品被可降解材料替代。這種新的綠色消費方式也會成為潮流,成為企業(yè)新的賣點,消費者買單的依據??沙掷m(xù)的時尚與觀念并行,充分展現著新世代人群的風尚。

在限塑令下,市場的需求持續(xù)增大,塑料替代品的風靡呈現出爆發(fā)的情形。據天眼查數據顯示,經營范圍涵蓋可降解、生物降解類的相關企業(yè)有數萬家。其中,2020年新增可降解相關企業(yè)近2300家,較去年同比增長38%。

合成生物基材料的崛起讓生產資料變得更加豐富與環(huán)保。無論是商業(yè)還是綠色發(fā)展層面,都具備重要意義。在強勢的政策引導下,成本是暫時的限制,但長遠來看,隨著需求的放大,與規(guī)?;某僧a,成本的劣勢也會逆轉,不會制約其發(fā)展。

不過,塑料的回收與再利用會受到前沿技術的限制。雖然在降解塑料的新技術方面,也有許多科學家在努力突破,但目前尚未有產業(yè)化的發(fā)展。在塑料制品的回收與再利用方面,還需要投入更多來正向激勵科研的產出及配套產業(yè)化的發(fā)展。

在環(huán)境保護與科技發(fā)展的交叉點上,我們會發(fā)現自己處于歷史的轉折點。很多基礎科研的研究在AI技術下被加速,溫室氣體影響下的全球變暖問題、白色污染、生物病毒侵襲,成為各種不可控的因素,影響著我們的生產與生活。

在可持續(xù)的綠色發(fā)展共識下,人類命運共同體再次被連接,雖然人類總會因為各種原因與立場對立,但面對生存與延續(xù),我們都會選擇最明智的道路。白色污染也好,溫室效應也罷,可持續(xù)的決心與配套的禁塑令、碳中和等共識,都將會引導人類走向更加開闊的天地,更加遼闊的未來。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