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馨儀
近期,青海省西寧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則拍賣公告,將青島世茂52+商業(yè)項目推至聚光燈下。
而當“青島世茂52+ ”作為司法拍賣的“抵押品”現(xiàn)身,牽出的是五礦國際信托有限公司與青島世茂新城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上海世茂建設有限公司間復雜的借款合同糾紛。
看似孤立的法拍事件,背后卻蘊含著多重深層次緣由,映射出房地產行業(yè)在變局浪潮下的眾生相。
從債務“滾雪球”說起
早年世茂秉持擴張戰(zhàn)略,大規(guī)模舉債鋪攤子。項目開發(fā)、土地購置處處需金,資金多依賴金融機構借貸與信托融資。根據世茂集團發(fā)布的公告,截至2024年6月30日,世茂集團旗下?lián)碛杏?70個項目,土地儲備約4783萬平方米(權益前)。
青島世茂52+項目落地,亦是這擴張棋局一子。
不過,世茂集團在運營方面的投入卻并未跟上擴張的步伐。2024年上半年,世茂集團的物業(yè)銷售收入為231.74億元,占收入總額的79.4%,較2023年同期下降5.0%。據世茂集團2024年中期報告,青島世茂52+等項目的租金收入可能受到周邊競品開業(yè)的影響而出現(xiàn)下滑。
報告提到,商業(yè)項目累計銷售額較去年同期下跌5%,客流同比增長8%,整體出租率接近90%但與上年末持平。此外,據上游媒體報道,2024年上半年,青島世茂52+租金收入為600萬元,較2023年同期的700萬元有所下降。
當項目的租金收益達不到預期,資金流入隨之變?yōu)椤颁镐讣毩鳌薄?/p>
更重要的是,世茂集團近年來一直面臨著較大的債務壓力。
2021年4月29日,青島世茂新城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與五礦國際信托簽下《信托貸款合同》及補充協(xié)議,約定貸款上限3.1億元,這本是企業(yè)融資推動項目建設的常規(guī)操作??晌丛系?,后續(xù)抵押登記手續(xù)逾期未辦等違約行徑,使其被判支付本金6000萬元及利息、罰息,上海世茂建設連帶擔責??此凭植康倪`約事件,實則是債務管理不善的預警信號,為后續(xù)危機埋下伏筆,暴露出早期運營中對契約細節(jié)把控、資金周轉安排的短板。
時間來到2023年12月,集團祭出境外債務重組計劃,目標削減60億至70億美元負債,此時已直面?zhèn)鶆沾笊?,試圖在國際債務層面“拆彈”,調整資本結構,盤活資金流,這也折射出其整體債務規(guī)模已到承壓極限,擴張步伐下的高負債隱患全面爆發(fā),不得不大刀闊斧進行自救。
然而,截至2024年4月30日,逾期未付債務規(guī)模急劇膨脹,公開與非公開市場債務累計120.55億元逾期,同年5月6日,2021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據本息6.08億元也違約未兌付,境內債務違約呈燎原之勢。
進入2024年,更是雪上加霜,年內到期債務超千億,短期償債壓力如山倒。加之,換帥不久又被調出港股通,資本市場認可度驟降,融資與市值維護遇冷。更嚴峻的是,中國建設銀行(亞洲)股份有限公司就約15.795億港元財務糾紛提請香港高等法院清盤呈請,司法追債施壓;存續(xù)美元債約57億美金(合380億元人民幣),價格暴跌至1美元面值十幾二十美分區(qū)間,海外市場信心低迷。
至此,世茂集團的債務困局已從點及面、從境內延至境外,深陷惡性循環(huán)。資金流入難抵擋債務到期“洪流”,逾期違約漸成定局,抵押資產被擺上法拍案板成為無奈“后手”。
調控“組合拳”之下的如履薄冰
近年來,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政策頻出,限購、限售、限貸的組合拳從需求端精準發(fā)力,有效削減了購房的狂熱氛圍。在這場調控風暴中,商業(yè)地產領域首當其沖,遭受了不小的沖擊。消費者們的購房熱情逐漸轉向,更多地聚焦于住宅的剛需與改善型需求,而對于商鋪等商業(yè)地產的投資則顯得愈發(fā)謹慎,熱情降溫。
以青島世茂52+這類商業(yè)項目為例,其招商難度加大,運營成本居高不下,空鋪率不斷攀升,租金議價能力也大幅下滑。原本期望的盈利目標變得遙不可及,償債基礎也因此動搖。這一系列的問題,無疑給項目的持續(xù)運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與此同時,自2020年8月起,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與人民銀行聯(lián)合推出的“三道紅線”融資新規(guī),更是對房地產企業(yè)的負債規(guī)模進行了嚴格的限制。這對于像世茂集團這樣的大型房企來說,降杠桿的壓力陡增。銀行貸款審批變得愈發(fā)審慎,涉房貸款額度被嚴格控制。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世茂集團的負債總額已高達4636.33億元,而現(xiàn)金及現(xiàn)金等價物卻僅有747.69億元。流動負債高企,短期償債壓力巨大。傳統(tǒng)信貸渠道受阻,資金緊張狀況日益加劇,“非標”融資也面臨著清查的風險。
在這樣的背景下,資金方如五礦國際信托等,在合規(guī)與風控的雙重驅動下,對于逾期債務只能采取司法手段進行追討,以求盡快止損。而抵押物的處置,也成為了順理成章的選擇。債券市場對于高負債房企的避險情緒日益濃厚,世茂集團的發(fā)債融資門檻大幅抬升,融資成本也隨之飆升。
到了2022年7月3日,世茂集團更是遭遇了10億美元4.750%優(yōu)先票據到期未能如期償還的尷尬境地。其境內的“20滬世茂PPN002”、“19世茂G3”等債券也不得不進行展期。而據金融界10月2日的消息顯示,截至2024年中報,世茂集團的營業(yè)總收入雖然達到了291.95億元,但凈利潤卻為-226.68億元,虧損嚴重。
從青島世茂52+看經營“短板”帶來的啟示
回顧青島世茂52+這幾年,項目定位、業(yè)態(tài)規(guī)劃在區(qū)域商業(yè)競爭中未能獨樹一幟,周邊競品如金茂覽秀城的開業(yè),分流了客源、商戶 。在同質化內卷下,其運營團隊營銷乏力、服務難出彩,無法塑造商業(yè)“磁石”效應聚人氣、引商機,項目價值折損。
從拍賣情況來看,盡管青島世茂52+法拍起拍價4.45億元較低,但截至目前拍賣平臺還沒有買家報名,潛在買家多持觀望態(tài)度,權衡收益風險后卻步,市場接盤意愿自然低迷。
信用是房企融資、合作根基,一旦坍塌,金融機構抽貸、斷貸加劇流動性危機。債務違約觸發(fā)的信用類債券交叉違約、提前清償條款,恰似“多米諾骨牌”。供應商擔憂款項結算,合作趨緊、材料供應受阻影響項目進度;市場端購房者對期房交付忐忑,銷售愈發(fā)艱難,品牌聲譽蒙塵,修復成本高昂,于內于外都被推向更險峻的經營處境。
更深層次看,這一法拍是地產舊有高杠桿、快周轉模式“撞墻”體現(xiàn)。往昔“借錢拿地、賣房還錢”粗放循環(huán),在市場上行可行,一旦步入調整周期,銷售遲滯、融資遇阻,債務違約頻發(fā),抵押資產處置頻發(fā)且艱難。
世茂困局亟待破題,青島世茂52+也為行業(yè)敲響警鐘,精細運營、穩(wěn)健財務、多元營收才是穿越周期“密碼”,從依賴資本“輸血”到修煉自身“造血”機能,重塑經營邏輯,方能在市場沉浮中穩(wěn)立潮頭,擺脫抵押資產頻遭法拍困局,尋得持續(xù)發(fā)展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