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深氪新消費 沐九九
時隔28年,周星馳知名喜劇電影《食神》在各大影院重映,影片中那碗黯然銷魂飯勾起了不少觀眾的食欲。
“很久沒去太興了,才發(fā)現廣州所有的太興餐廳都關店了?!庇芯W友在社交平臺上表示。
窄門餐飲數據顯示,目前太興餐廳在內地僅剩6家門店。距離2019年年底的58家門店,相去甚遠。
無獨有偶,香港茶餐廳頂流翠華公布的財報顯示,2023財年,其在大灣區(qū)關閉了7間合約到期的門店,內地餐廳凈減少3家,香港門店凈減少5家。
翠華、太興的窘境,折射出香港茶餐廳的困境:從排隊如潮,到風光不再。
你有多久沒有去過茶餐廳了?
01 “太興們”的狂歡
很多人不知道,在香港遍地都是的茶餐廳其實是一個“混血兒”。
20世紀40年代,隨著西方生活方式在中國香港流行,高級西餐與香港本土的冰室(主要售賣冷飲、冰品和三明治等產品)發(fā)生碰撞,香港人將兩者結合推出了茶餐廳。
香港專欄作家馬家輝曾這樣形容香港的茶餐廳文化:“不中不西,亦中亦西……把世界宇宙包羅在碗筷刀叉之間,是具體而微的全球化象征。”
到八十年代,各式各樣的茶餐廳遍布在香港大街小巷。
1989年,陳永安及袁志明等人在香港西灣河太安樓開了第一家太興快餐店。起初它只是一個小燒味鋪,后來迎合市場潮流,增加品類,逐漸擴大成茶餐廳。
90年代以后,頻繁的貿易往來以及香港影視在內地流行,讓內地年輕人對香港美食心生向往,由此吸引了不少茶餐廳經營者北上逐金,包括大家樂、避風塘、新旺、表叔茶餐廳等品牌紛紛進入內地。
2004年,太興跟著進入內地,在深圳開出內地首家門店,取名“太興燒味餐廳”。
太興登陸深圳之后,引發(fā)消費者追捧,用餐高峰常常一座難求、排隊如潮。僅用半年時間,深圳太興就實現了盈利。
之后,太興又陸續(xù)在北京、上海、杭州、沈陽、廣州、濟南等城市開設分店。
值得一提的是,太興餐廳之所以能在香港大面積開店、具有高知名度,除了產品本身給予保障外,還有后期進入香港各大購物中心,抓住新的消費場景所致。
在內地門店選址上,太興餐廳采用了同種方式,即以購物中心作為選址標準。除開在羅湖區(qū)嘉賓路華潤萬象城對面的內地首店外,太興在2009年進入北京時,也是將餐廳開在了王府井的apm。
對此,現任太興集團總經理的陳家強曾對媒體透露,之所以選擇該位置,一是因為品牌從香港來到北京,對北京的情況還不是很了解,借助王府井和apm帶來的吸引力能夠實現“大樹底下好乘涼”,無需擔心客流;二來,amp消費群體定位與太興餐廳的定位相契合,都是年輕時尚白領。但從后期太興的擴張路徑來看,看中購物中心帶來的客流或許是影響選址的主要因素。
事實確實如此。隨著2010年以后內地購物中心進入紅利期,太興餐廳也由此迎來了好的發(fā)展機遇。
但餐飲的經營重點還是在口味上。據了解,針對不同地區(qū)的飲食習慣,太興餐廳會因地制宜進行調整,在華東地區(qū)會偏甜一點,北方偏咸一點,而東北地區(qū)則要大份一點。
憑借著這種差異化管理方式,太興餐廳在內地獲得了大批粉絲追捧。
2019年6月,太興集團在港交所上市,年底太興餐廳在內地的門店達到58家。然而出道即巔峰,2019年后太興餐廳便出現增速放緩,如今集團不僅凈利潤大跌76.35%,僅1072.00萬港元,閉店更是如影隨形。今年3月份,太興廣州最后一家門店關閉,而在此之前廣州的門店數量僅次于深圳。
時至今日,太興餐廳在內地僅剩下6家門店,在社交平臺上甚至一度被誤認為已經消失的門店。
02 茶餐廳集體沒落
對于業(yè)績的困境,太興在財報中解釋稱,中國內地市場餐飲的低價競爭越來越激烈。
據紅餐網報道,今年上半年,餐飲市場整體下降30%-35%,部分品類下跌幅度超過50%,連剛需的快餐,下滑幅度都超過25%。同時企查查結果顯示,今年第1季中國注銷和吊銷營運的餐飲企業(yè)約46萬家,較去年同期猛增232.6%。
這其中,位于購物中心的餐飲門店無疑是重災區(qū)。正和島曾做過一組數據統(tǒng)計,2015年全國購物中心場日均客流4.7萬人,到2023年,這一數據降至2萬人。
對于依賴購物中心成長起來的太興來說,購物中心人流量減少或許是造成門店客流量減少、業(yè)績下滑的直接原因。
與此同時,香港文化影響力減弱也在拉慢茶餐廳的發(fā)展。如今,香港影片電視劇在國內的影響力大不如前,即使是《食神》這樣的經典電影在內地重映,其掀起的票房水花也是微乎其微。這意味著,如果沒有改變,當初借助香港文化完成輸出的茶餐廳也面臨式微的局面。
百度指數提供的數據也證實了這一觀點。數據顯示,自2016年以來,茶餐廳的搜索熱度持續(xù)下降,幾乎與港片的衰落一致。
但拋開這些外在因素來看,以太興為代表的茶餐廳本身也存在諸多問題,也就是上文提到的變與不變。
自進入內地以后,茶餐廳可謂實現了甄嬛到鈕祜祿式的躍級轉變,從在香港類似“沙縣小吃”的平價餐廳搖身一變成為高端餐飲的代表。據界面新聞此前報道,咨詢公司Frost &Sullivan曾統(tǒng)計過連鎖茶餐廳的消費數據,結果顯示內地的客單價在200元人民幣以上,是香港人均80元人民幣左右客單價的2.5倍。
當消費熱情過盛,定位高價的茶餐廳或許不乏追捧者,然而隨著新鮮感消逝,過高的價格反而成為掣肘,削弱了消費者進店的欲望。
另一方面,進入內地二十幾年,各大茶餐廳拿得出手、抗打的產品依舊是老幾樣,黯然銷魂飯、叉燒滑滑蛋飯、瀑布豬扒包、菠蘿包等,產品及裝修都存在同質化的問題,容易產生審美疲勞。
換句話說,當下,在產品缺乏亮點,價格又過高的情況下,不止太興,包括翠華、紅茶冰室等人氣餐廳均在縮減門店。因此,擺在內地茶餐廳面前的,是如何挽救頹勢衰敗的行業(yè)這一共同難題。
第一劍,刺向了價格。
以同為太興集團旗下的敏華冰廳為例,憑借著人均60元的價格、極致的港風裝修風格和花式的營銷手段,僅用了三年便攻克了內地這塊難啃的硬骨頭,成為集團增長的第二曲線。
與此同時,包括克茗冰室、文通冰室、九記冰廳在內的新派茶餐廳,也在因為懷舊港風裝潢、高性價比的產品深受追捧,甚至出現“一天翻臺25次”、“排隊5小時”的火爆盛況。就連翠華這類老牌茶餐廳也在下調價格自救。
即便如此,茶餐廳依舊頹勢難掩,就連新式茶餐廳也在短暫狂歡后進入冷淡期。以被譽為“香港金牌茶餐廳”的“肥韜”為例,其2021年9月在廣州開店時因3元菠蘿包高性價比刷爆熱度,然而不到三年,該店就以結業(yè)關門。
可見,在價格愈發(fā)內卷的餐飲市場,僅靠低價難以說服消費者。
然而太興依舊不死心。最新財報中,集團表示太興除加強乳豬及盆菜等副線產品推廣,為顧客提供更多產品選擇外,還要優(yōu)化價格設定,推出具有吸引力的晚市套餐優(yōu)惠,以提高客流量與營業(yè)額,從而令收益實現平穩(wěn)增長。
此外,太興還將自己的經營重點重新放回到選址上。今年6月,太興深圳機場開業(yè)。對此,太興集團財報中提到,集團分別在重要的交通樞紐杭州東站和深圳寶安機場開設敏華冰廳和太興餐廳,充分利用其高客流量的優(yōu)勢,提升盈利能力。
但具體實踐效果如何,參考隔壁的滿記甜品或許能找到答案。
前段時間,滿記甜品推出了48一位的甜品自助餐,雖然活動期間門店大排長龍,但在社交平臺上清一色的評論卻是“太甜了,有點膩”“一口氣吃了5個,今年不想再吃任何甜的東西了”……由此可見,價格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產品才是根本。
不過,就實際情況來說,茶餐廳的問題遠比港式甜品復雜,如果港式甜品面對的只是喜茶這類茶飲競爭對手們,那么一向主打多元化的茶餐廳則是四面受敵,任何一個餐飲品類都可能奪去它的戰(zhàn)場。
到那時,等待茶餐廳們的,會是許留山一樣的結局嗎?
03 寫在最后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昔日內地對香港的追捧發(fā)生了逆轉。
根據香港入境事務處最新數據,2023年全年香港居民約有5300萬人次北上。歷史罕見地大幅反超了訪港內地旅客的人次。按照香港750萬人口計算,2023年平均每個香港人至少進入內地7次。每逢周末節(jié)假日,不少香港人在深圳奶茶店、網紅店大排長龍。
在此基礎上,當年茶餐廳進軍內地事件再度重現,只不過這次的主角換成了內地餐飲企業(yè)。據了解,包括蜜雪冰城、太二酸菜魚、木屋燒烤等紛紛進入港澳開店。有媒體統(tǒng)計,去年進入港澳開店的18家餐飲品牌中,有10家的總部位于廣州、深圳。
當這些內地餐飲品牌帶著極致性價比在香港大殺四方時,留給包括茶餐廳在內的香港餐飲企業(yè)的又會是什么呢?
參考資料:
《港式茶餐廳,困于“港風”》
《從火爆內地到虧損4500萬,香港茶餐廳為什么不行了?》
《一天翻臺25次,新派茶餐廳靠“走老路”逆勢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