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當某些基因出現(xiàn)bug,阿爾茲海默癥有哪些新突破?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當某些基因出現(xiàn)bug,阿爾茲海默癥有哪些新突破?

這次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 蔡星卓

文|經(jīng)緯創(chuàng)投

前幾天,一篇新研究發(fā)布在《自然醫(yī)學》(Nature Medicine)雜志上,科學家們證實了一個針對阿爾茲海默癥(AD)的結論——當載脂蛋白E的基因出了bug,你就有很大風險會得阿爾茲海默癥,有五分之一的阿爾茲海默癥患者,是由遺傳因素引起的。

這項新研究主要針對ApoE4。以前的研究就發(fā)現(xiàn),ApoE4是與阿爾茲海默癥高度關聯(lián)的危險基因,但一直未能證實他們的因果關系。ApoE是指載脂蛋白E,它將膽固醇輸送到全身和大腦,被認為在沉積或清除粘性β淀粉樣斑塊方面,發(fā)揮著作用,而粘性β淀粉樣斑塊,是阿爾茲海默癥的標志之一。

一個人可以攜帶三種類型的ApoE基因。一種名為ApoE2的蛋白,被認為可以預防阿爾茲海默癥的發(fā)展,ApoE3被認為具有中性的疾病風險,而ApoE4幾乎是一顆“定時炸彈”。

如果你帶有一個ApoE4的基因(從父母中的一位繼承而來),這將會使你的阿爾茲海默癥發(fā)病率增加30%。如果你同時有兩個ApoE4基因(從父母雙親身上同時繼承到兩個這樣的基因),這會令發(fā)病率升高到50%以上(不同研究的論文中得出其發(fā)病率為50%~90%)。而在沒有ApoE4基因的人群里發(fā)病率較低,只有9%。

阿爾茲海默癥一直是人類有待攻克的重要疾病,至今還沒有弄明白它的發(fā)病機制到底是什么,直到去年才有藥物上市,但療效也相對有限。分子生物學和神經(jīng)科學在20世紀之后取得了一波又一波的突破性進展,生物學家已基本厘清了高度復雜的癌癥發(fā)病機制,并找到了許多阻止癌癥惡化的方法。而在神經(jīng)與腦科學方面,根據(jù)與思維和情感相關的腦化學/腦電反應過程及其特點,已經(jīng)發(fā)明了雖不完美但有效的藥物,用于治療抑郁癥、精神分裂癥、焦慮癥和雙向情感障礙等。

盡管這些藥物還有待深入研究和改進,但在應對這些疾病的過程中,我們至少知道研究方向是否正確,而阿爾茲海默癥則完全不是這樣的。盡管我們有一些對發(fā)病機制的研究結果,但它們都還屬于假說,未被證實,并且當制藥公司以這些假說為基礎研制新藥時,絕大多數(shù)結果都令人沮喪。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來介紹一下這篇新研究的結果,它可能會擴大治療方法(包括基因療法)的范圍,影響臨床試驗的設計。并且在這篇文章中,還會梳理一下醫(yī)學界目前對阿爾茲海默癥的研究,到了哪一步?至今有哪些藥物突破?最后我們列出一位專業(yè)醫(yī)生給出的應對建議,希望大家可以更了解阿爾茲海默癥,并對生活中患有這種可怕疾?。ú煌A段)的朋友,予以盡可能的關懷與幫助,Enjoy:

  • 這次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
  • 有哪些藥物突破?
  • 一些醫(yī)生給出的專業(yè)建議

01 這次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

在上文中,我們介紹了ApoE4與粘性β淀粉樣斑塊之間的關系,在這次的新研究中,來自西班牙和美國的科研人員,就是在臨床研究中(近3300個大腦數(shù)據(jù),以及來自1萬名臨床試驗參與者的數(shù)據(jù)),將擁有兩個ApoE4基因的人,與擁有其他形式ApoE基因的人進行了比較。

研究發(fā)現(xiàn),擁有兩個ApoE4基因的人,不僅更有可能發(fā)生導致阿爾茲海默癥的生物學變化,而且他們幾乎可以確定診斷:這種有兩個ApoE4基因的案例,在82歲時出現(xiàn)阿爾茲海默癥的生物學癥狀的幾率高達95%。

但并不是所有出現(xiàn)這種生物學癥狀的人(在大腦中形成粘性β淀粉樣斑塊),都一定會導致阿爾茲海默癥。在極少數(shù)情況下,ApoE4基因攜帶者的大腦中會出現(xiàn)大量粘性β淀粉樣斑塊,但卻不會出現(xiàn)癥狀,這可能是因為其他遺傳或環(huán)境因素保護了大腦,但具體是什么原因,還有待探索。

此外,當有兩個ApoE4基因的人出現(xiàn)癥狀時,往往出現(xiàn)的時間更早,平均而言會早出現(xiàn)10年(65歲左右)就患上阿爾茲海默癥。

基于這些結果,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巴塞羅那 Santa Creu i Sant Pau 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記憶組主任胡安-福爾特亞(Juan Fortea)博士與其合著者認為:擁有兩個ApoE4基因,應被視為阿爾茲海默癥的一種遺傳形式,而不僅僅是一個風險因素,因為擁有兩個 ApoE4基因,確實推動了疾病的進程。

阿爾茲海默癥的發(fā)病機制非常復雜,至今我們還沒有真正證實其原因。面對這個疾病,好像大自然用人們無法看見的墨水書寫了“規(guī)則”,但當我們真正開始研究之后,這些“規(guī)則”又被重新涂改了。

最早,研究人員在實驗室的老鼠身上,看到了似乎非常確鑿的證據(jù),矛頭指向一種叫β-淀粉樣蛋白堆積所生成的斑塊,這種黏性蛋白斑塊最終導致突觸被損害,進而引發(fā)阿爾茲海默癥。多年以來,國際一流醫(yī)學雜志上發(fā)表了大量這方面的研究論文,全球醫(yī)學機構與新藥研發(fā)公司也積極籌款用于這類研究。

但當制藥公司嘗試以“淀粉樣蛋白理論”為基礎研制新藥時,結果卻令人費解而沮喪。臨床實驗中,人腦并沒有像“規(guī)則”所闡述的那樣,對這些藥物產(chǎn)生反應。而且如果只是這些藥物應有的功能失效,那倒可以理解,但事實并非如此。在很多情況下,這些實驗性藥物都基本達到了研究者的初衷,似乎是符合“規(guī)則”的,但患者的病情不但沒有好轉,反而有時候會出現(xiàn)不可思議地惡化,這就好像火箭發(fā)射一切都按設計執(zhí)行,但卻在發(fā)射前夕突然爆炸了一樣。

目前,醫(yī)學界對于阿爾茲海默癥的發(fā)病機制,主要有3種主流假說,依據(jù)信號通路上下游順序,它們分別是:

第一,淀粉樣蛋白級聯(lián)假說:這個假說認為β類淀粉樣蛋白(Aβ)在腦內(nèi)沉積,是致病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可引發(fā)一系列病理過程,并且進一步促進Aβ沉積,從而形成一種惡性放大反應。

目前來看,幾款重要藥物,例如渤健的Aducanumab、lecanemab和禮來的Donanemab,都是靶向Aβ淀粉樣蛋白的AD藥物,為Aβ假說提供堅定支撐。

第二,Tau蛋白磷酸化假說。這個假說認為,病理狀態(tài)下,患者腦內(nèi)Tau蛋白過度或異常磷酸化,使其喪失促微管組裝的生物學活性,微管解聚、軸突運轉出現(xiàn)障礙,進而引起神經(jīng)細胞的凋亡,導致阿爾茲海默癥發(fā)生。Tau蛋白的磷酸化與AD患者病程中認知功能缺失密切相關。

第三,膽堿能假說。該假說認為阿爾茲海默癥的產(chǎn)生,是由于患者腦內(nèi)的神經(jīng)遞質存在缺陷,導致膽堿能神經(jīng)元受到損傷。乙酰膽堿酯酶(AChE)和乙酰膽堿轉移酶(ChAT)的活性下降是乙酰膽堿(Ach)濃度下降、膽堿能活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如果從患者數(shù)量角度來說,根據(jù)《The China Alzheimer Report 2022》的數(shù)據(jù),目前中國60歲以上癡呆癥患者約為1507萬人,其中阿爾茲海默癥(AD)患者約為983萬人,血管性癡呆(VD)患者392萬,其他癡呆132萬患者,阿爾茲海默癥是老年癡呆最主要形式。同時老齡化加劇使得AD成為突出的社會問題,到2030年,我國AD患者人數(shù)將突破2000萬人,他們都非常需要有效的藥物。

當然,除了ApoE4之外,還有一些與阿爾茲海默癥更強關聯(lián)的基因被人類發(fā)現(xiàn),比如PSEN基因等等,有些甚至會99%-100%導致阿爾茲海默癥。不過可以松一口氣的是,這些基因在人群中的表達量非常低,基本上處于1%以下甚至更低。

02 有哪些藥物突破?

2023年,阿爾茲海默癥治療藥物迎來突破。

其實往前看2年,在2021年衛(wèi)材/渤健的Aducanumab就獲得了FDA批準,打破了此前美國近20年無阿爾茲海默癥新藥上市。但Aducanumab由于實驗結果矛盾、臨床獲益不明確等問題,受到市場質疑。

直到2023年,有兩款更有效的藥物出現(xiàn),讓阿爾茲海默癥治療藥物終于迎來突破。

第一款是Lecanemab(侖卡奈單抗)。衛(wèi)材/渤健的Lecanemab在2023年7月獲得FDA的完全批準。相比于之前爭議較大的Aducanumab,侖卡奈單抗與Aβ低聚物以及原纖維結合能力更強,更能特異性靶向患者體內(nèi)的Aβ。

在全球III期臨床研究中,與安慰劑相比,Lecanemab減緩了評估患者認知和日常功能的綜合評分、臨床癡呆評定量表總評分(CDR-SB)的27%增加速度,達到主要臨床終點。

據(jù)平安證券,在美國市場,侖卡奈單抗一年療程的治療費用為26500美元,具體花費會根據(jù)患者體重的不同浮動。美國聯(lián)邦醫(yī)療保險計劃,將覆蓋這款產(chǎn)品全部用藥費用的80%。

在中國,2023年10月侖卡奈單抗已正式通過海南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審核,落地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yī)療旅游先行區(qū)。在海南樂城上市的侖卡奈單抗規(guī)格為200 mg/2 ml,價格為3328元/瓶,在說明書中,侖卡奈單抗的推薦劑量為10 mg/kg,每兩周使用一次。據(jù)此測算,一個體重為60 kg的患者,需要的藥量為600 mg,約3瓶藥物,單次使用花費約9984元,月治療費用約為2萬元,年治療費用約24萬。

另一款是Donanemab,這款藥后來居上,對Tau蛋白中低表達患者療效顯著。2023年7月,禮來宣布了阿爾茲海默癥新藥多奈單抗Donanemab的完整III期臨床數(shù)據(jù)。共有1736名早期阿爾茲海默癥患者,在接受為期18個月的治療后,根據(jù)iADRS評分量表,多奈單抗可使早期患者的認知功能下降速度減緩22%。

其中針對Tau蛋白中低表達的患者,下降速度減緩更為顯著,為35%,達到預設臨床終點。根據(jù)CDR-SB評分量表,多奈單抗可使患者的認知功能下降速度減緩29%。其中針對Tau蛋白中低表達的患者,下降速度減緩36%。在輕度認知障礙及低中度Tau蛋白表達人群中,患者iADRS與CDR-SB減緩達60%與46%。以上結果表明,多奈單抗可顯著減緩早期阿爾茲海默癥患者認知下降,且在部分人群中有更為突出的療效。不過禮來的Donanemab還沒有拿到FDA的獲批,預計會延期到今年下半年。

此外,一些新治療方法正在被探索。減肥藥司美格魯肽也被認為有一定潛在效果,即GLP-1受體激動劑可能有助于阿爾茲海默癥治療。

阿爾茲海默癥也被稱為“3型糖尿病”,其危險因素主要包括糖尿病、胰島素抵抗、衰老。在既往研究中發(fā)現(xiàn),阿爾茲海默癥患者存在腦胰島素抵抗,可能與AD的認知減退有關。臨床初步表明GLP-1R有保護AD患者認知功能,GLP-1R激動劑或通過神經(jīng)保護作用,改善認知及記憶。

諾和諾德在大型隨機對照試驗中發(fā)現(xiàn),服用GLP-1藥物的患者可以降低53%的癡呆發(fā)生率,并在臨床前研究中發(fā)現(xiàn),司美格魯肽能夠提高小鼠記憶力、減少p-tau積聚。

當下,口服司美格魯肽用于阿爾茲海默癥治療的全球III期臨床試驗正在開展。在GLP-1藥物治療AD的適應癥領域,全球有兩項口服司美格魯肽對比安慰劑,正處于III期臨床研究階段,這兩項研究各納入1840人,預計2025年完成主要臨床終點。

如果成功,那司美格魯肽將大大拓展適應癥,在已有的減肥概念下,如果還能治療阿爾茲海默癥,那將成為一款載入史冊的“神藥”。

03 一些醫(yī)生給出的專業(yè)建議

由于醫(yī)學界還沒有研發(fā)出可靠的治療手段,所以在最后,我們想奉上一份由專業(yè)醫(yī)生寫的應對AD的策略指南,作者Dr. Marc E. Agronin是一名老年精神病學家,也是Frank C. and Lynn Scaduto Mind Institute at Miami Jewish Health的首席醫(yī)療官,這篇文章刊登在華爾街日報上。當然,以下只是一些應對策略,而非治療方法,具有一定的主觀性,僅供參考。

預防是關鍵:你需要了解隨著年齡增長,會產(chǎn)生的導致腦損傷的風險,尤其是高血壓、糖尿病、抑郁癥、吸煙、過量飲酒、聽力損失、肥胖、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社會隔離、一些危險活動造成的腦損傷、對衰老的消極態(tài)度等等。盡快解決這些問題,并結合有益大腦的健康生活方式,可以降低風險并改善健康狀況。

關注一些相關指標:隨著年齡的增長,需要將短期記憶能力、尋詞能力和其他大腦能力視為認知方面的重要指標,就像血壓這樣的指標一樣,需要定期測量和監(jiān)測。雖然這些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fā)生變化是正常的,但它們也可能反映出壓力、睡眠、焦慮、抑郁、藥物因素等方面的問題,而這些問題都是可以扭轉的。如果這些變化持續(xù)存在并不斷加劇,則可能是阿爾茲海默癥的先兆。

及時看醫(yī)生:阿爾茲海默癥非常復雜,即使我們掌握了所有指標,診斷也可能難以捉摸。不要忽視早期癥狀,也不要等到癥狀嚴重到無法忽視時才去就醫(yī)。要積極主動,一有認知改變的跡象就去尋求幫助,比如老年精神科醫(yī)生或神經(jīng)科醫(yī)生,進行全面評估。

積極應對:保持腦部活躍,想方設法享受生活。你不需要放棄任何生活,除非這會造成風險。很多病人在治療后依然會繼續(xù)旅行、與朋友和家人交往,并從事他們一直喜歡的興趣愛好,但會稍作調(diào)整。

積極樂觀:雖然當面對阿爾茲海默癥時,可能很難做到積極樂觀。但根據(jù)科學研究,擁有良好的心態(tài)、自信心和目標感,對于降低阿爾茲海默癥的患病風險,和改善確診后的健康狀況大有裨益。護理人員可以通過提供同理心和鼓勵正常感來幫助改善態(tài)度。專注于自己能做的事情,而不是屈服于自己不能做的事情。

歸根結底,我們都走過了同樣的大腦衰老之路,都會帶來神經(jīng)認知的變化,包括記憶力衰退和認知能力下降等等挑戰(zhàn)。對于那些面臨阿爾茲海默癥的患者來說,我們的認知和治療方法已經(jīng)遠遠超過了幾年前的水平,并且科學有望在未來幾年為我們帶來更多進步,保持樂觀。

References:

1.NYT:Study Suggests Genetics as a Cause, Not Just a Risk, for Some Alzheimer’s

2.NYT:Mutation Protected Man From Alzheimer’s Disease, Hinting at Treatment

3.CNN:Genes known to increase the risk of Alzheimer’s may actually be an inherited form of the disorder, researchers say

4.WSJ:The New, More-Hopeful Face of Alzheimer’s Disease

5.平安證券:阿爾茲海默癥(AD)全景圖:Aβ藥物打開AD新世界大門,診療市場有望雙雙點燃

6.華創(chuàng)證券:阿爾茲海默癥診斷專題,治療手段突破催化診斷行業(yè)變革

7.戴爾·E.布來得森:《終結阿爾茲海默病》

本文為轉載內(nèi)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當某些基因出現(xiàn)bug,阿爾茲海默癥有哪些新突破?

這次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 蔡星卓

文|經(jīng)緯創(chuàng)投

前幾天,一篇新研究發(fā)布在《自然醫(yī)學》(Nature Medicine)雜志上,科學家們證實了一個針對阿爾茲海默癥(AD)的結論——當載脂蛋白E的基因出了bug,你就有很大風險會得阿爾茲海默癥,有五分之一的阿爾茲海默癥患者,是由遺傳因素引起的。

這項新研究主要針對ApoE4。以前的研究就發(fā)現(xiàn),ApoE4是與阿爾茲海默癥高度關聯(lián)的危險基因,但一直未能證實他們的因果關系。ApoE是指載脂蛋白E,它將膽固醇輸送到全身和大腦,被認為在沉積或清除粘性β淀粉樣斑塊方面,發(fā)揮著作用,而粘性β淀粉樣斑塊,是阿爾茲海默癥的標志之一。

一個人可以攜帶三種類型的ApoE基因。一種名為ApoE2的蛋白,被認為可以預防阿爾茲海默癥的發(fā)展,ApoE3被認為具有中性的疾病風險,而ApoE4幾乎是一顆“定時炸彈”。

如果你帶有一個ApoE4的基因(從父母中的一位繼承而來),這將會使你的阿爾茲海默癥發(fā)病率增加30%。如果你同時有兩個ApoE4基因(從父母雙親身上同時繼承到兩個這樣的基因),這會令發(fā)病率升高到50%以上(不同研究的論文中得出其發(fā)病率為50%~90%)。而在沒有ApoE4基因的人群里發(fā)病率較低,只有9%。

阿爾茲海默癥一直是人類有待攻克的重要疾病,至今還沒有弄明白它的發(fā)病機制到底是什么,直到去年才有藥物上市,但療效也相對有限。分子生物學和神經(jīng)科學在20世紀之后取得了一波又一波的突破性進展,生物學家已基本厘清了高度復雜的癌癥發(fā)病機制,并找到了許多阻止癌癥惡化的方法。而在神經(jīng)與腦科學方面,根據(jù)與思維和情感相關的腦化學/腦電反應過程及其特點,已經(jīng)發(fā)明了雖不完美但有效的藥物,用于治療抑郁癥、精神分裂癥、焦慮癥和雙向情感障礙等。

盡管這些藥物還有待深入研究和改進,但在應對這些疾病的過程中,我們至少知道研究方向是否正確,而阿爾茲海默癥則完全不是這樣的。盡管我們有一些對發(fā)病機制的研究結果,但它們都還屬于假說,未被證實,并且當制藥公司以這些假說為基礎研制新藥時,絕大多數(shù)結果都令人沮喪。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來介紹一下這篇新研究的結果,它可能會擴大治療方法(包括基因療法)的范圍,影響臨床試驗的設計。并且在這篇文章中,還會梳理一下醫(yī)學界目前對阿爾茲海默癥的研究,到了哪一步?至今有哪些藥物突破?最后我們列出一位專業(yè)醫(yī)生給出的應對建議,希望大家可以更了解阿爾茲海默癥,并對生活中患有這種可怕疾?。ú煌A段)的朋友,予以盡可能的關懷與幫助,Enjoy:

  • 這次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
  • 有哪些藥物突破?
  • 一些醫(yī)生給出的專業(yè)建議

01 這次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

在上文中,我們介紹了ApoE4與粘性β淀粉樣斑塊之間的關系,在這次的新研究中,來自西班牙和美國的科研人員,就是在臨床研究中(近3300個大腦數(shù)據(jù),以及來自1萬名臨床試驗參與者的數(shù)據(jù)),將擁有兩個ApoE4基因的人,與擁有其他形式ApoE基因的人進行了比較。

研究發(fā)現(xiàn),擁有兩個ApoE4基因的人,不僅更有可能發(fā)生導致阿爾茲海默癥的生物學變化,而且他們幾乎可以確定診斷:這種有兩個ApoE4基因的案例,在82歲時出現(xiàn)阿爾茲海默癥的生物學癥狀的幾率高達95%。

但并不是所有出現(xiàn)這種生物學癥狀的人(在大腦中形成粘性β淀粉樣斑塊),都一定會導致阿爾茲海默癥。在極少數(shù)情況下,ApoE4基因攜帶者的大腦中會出現(xiàn)大量粘性β淀粉樣斑塊,但卻不會出現(xiàn)癥狀,這可能是因為其他遺傳或環(huán)境因素保護了大腦,但具體是什么原因,還有待探索。

此外,當有兩個ApoE4基因的人出現(xiàn)癥狀時,往往出現(xiàn)的時間更早,平均而言會早出現(xiàn)10年(65歲左右)就患上阿爾茲海默癥。

基于這些結果,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巴塞羅那 Santa Creu i Sant Pau 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記憶組主任胡安-福爾特亞(Juan Fortea)博士與其合著者認為:擁有兩個ApoE4基因,應被視為阿爾茲海默癥的一種遺傳形式,而不僅僅是一個風險因素,因為擁有兩個 ApoE4基因,確實推動了疾病的進程。

阿爾茲海默癥的發(fā)病機制非常復雜,至今我們還沒有真正證實其原因。面對這個疾病,好像大自然用人們無法看見的墨水書寫了“規(guī)則”,但當我們真正開始研究之后,這些“規(guī)則”又被重新涂改了。

最早,研究人員在實驗室的老鼠身上,看到了似乎非常確鑿的證據(jù),矛頭指向一種叫β-淀粉樣蛋白堆積所生成的斑塊,這種黏性蛋白斑塊最終導致突觸被損害,進而引發(fā)阿爾茲海默癥。多年以來,國際一流醫(yī)學雜志上發(fā)表了大量這方面的研究論文,全球醫(yī)學機構與新藥研發(fā)公司也積極籌款用于這類研究。

但當制藥公司嘗試以“淀粉樣蛋白理論”為基礎研制新藥時,結果卻令人費解而沮喪。臨床實驗中,人腦并沒有像“規(guī)則”所闡述的那樣,對這些藥物產(chǎn)生反應。而且如果只是這些藥物應有的功能失效,那倒可以理解,但事實并非如此。在很多情況下,這些實驗性藥物都基本達到了研究者的初衷,似乎是符合“規(guī)則”的,但患者的病情不但沒有好轉,反而有時候會出現(xiàn)不可思議地惡化,這就好像火箭發(fā)射一切都按設計執(zhí)行,但卻在發(fā)射前夕突然爆炸了一樣。

目前,醫(yī)學界對于阿爾茲海默癥的發(fā)病機制,主要有3種主流假說,依據(jù)信號通路上下游順序,它們分別是:

第一,淀粉樣蛋白級聯(lián)假說:這個假說認為β類淀粉樣蛋白(Aβ)在腦內(nèi)沉積,是致病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可引發(fā)一系列病理過程,并且進一步促進Aβ沉積,從而形成一種惡性放大反應。

目前來看,幾款重要藥物,例如渤健的Aducanumab、lecanemab和禮來的Donanemab,都是靶向Aβ淀粉樣蛋白的AD藥物,為Aβ假說提供堅定支撐。

第二,Tau蛋白磷酸化假說。這個假說認為,病理狀態(tài)下,患者腦內(nèi)Tau蛋白過度或異常磷酸化,使其喪失促微管組裝的生物學活性,微管解聚、軸突運轉出現(xiàn)障礙,進而引起神經(jīng)細胞的凋亡,導致阿爾茲海默癥發(fā)生。Tau蛋白的磷酸化與AD患者病程中認知功能缺失密切相關。

第三,膽堿能假說。該假說認為阿爾茲海默癥的產(chǎn)生,是由于患者腦內(nèi)的神經(jīng)遞質存在缺陷,導致膽堿能神經(jīng)元受到損傷。乙酰膽堿酯酶(AChE)和乙酰膽堿轉移酶(ChAT)的活性下降是乙酰膽堿(Ach)濃度下降、膽堿能活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如果從患者數(shù)量角度來說,根據(jù)《The China Alzheimer Report 2022》的數(shù)據(jù),目前中國60歲以上癡呆癥患者約為1507萬人,其中阿爾茲海默癥(AD)患者約為983萬人,血管性癡呆(VD)患者392萬,其他癡呆132萬患者,阿爾茲海默癥是老年癡呆最主要形式。同時老齡化加劇使得AD成為突出的社會問題,到2030年,我國AD患者人數(shù)將突破2000萬人,他們都非常需要有效的藥物。

當然,除了ApoE4之外,還有一些與阿爾茲海默癥更強關聯(lián)的基因被人類發(fā)現(xiàn),比如PSEN基因等等,有些甚至會99%-100%導致阿爾茲海默癥。不過可以松一口氣的是,這些基因在人群中的表達量非常低,基本上處于1%以下甚至更低。

02 有哪些藥物突破?

2023年,阿爾茲海默癥治療藥物迎來突破。

其實往前看2年,在2021年衛(wèi)材/渤健的Aducanumab就獲得了FDA批準,打破了此前美國近20年無阿爾茲海默癥新藥上市。但Aducanumab由于實驗結果矛盾、臨床獲益不明確等問題,受到市場質疑。

直到2023年,有兩款更有效的藥物出現(xiàn),讓阿爾茲海默癥治療藥物終于迎來突破。

第一款是Lecanemab(侖卡奈單抗)。衛(wèi)材/渤健的Lecanemab在2023年7月獲得FDA的完全批準。相比于之前爭議較大的Aducanumab,侖卡奈單抗與Aβ低聚物以及原纖維結合能力更強,更能特異性靶向患者體內(nèi)的Aβ。

在全球III期臨床研究中,與安慰劑相比,Lecanemab減緩了評估患者認知和日常功能的綜合評分、臨床癡呆評定量表總評分(CDR-SB)的27%增加速度,達到主要臨床終點。

據(jù)平安證券,在美國市場,侖卡奈單抗一年療程的治療費用為26500美元,具體花費會根據(jù)患者體重的不同浮動。美國聯(lián)邦醫(yī)療保險計劃,將覆蓋這款產(chǎn)品全部用藥費用的80%。

在中國,2023年10月侖卡奈單抗已正式通過海南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審核,落地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yī)療旅游先行區(qū)。在海南樂城上市的侖卡奈單抗規(guī)格為200 mg/2 ml,價格為3328元/瓶,在說明書中,侖卡奈單抗的推薦劑量為10 mg/kg,每兩周使用一次。據(jù)此測算,一個體重為60 kg的患者,需要的藥量為600 mg,約3瓶藥物,單次使用花費約9984元,月治療費用約為2萬元,年治療費用約24萬。

另一款是Donanemab,這款藥后來居上,對Tau蛋白中低表達患者療效顯著。2023年7月,禮來宣布了阿爾茲海默癥新藥多奈單抗Donanemab的完整III期臨床數(shù)據(jù)。共有1736名早期阿爾茲海默癥患者,在接受為期18個月的治療后,根據(jù)iADRS評分量表,多奈單抗可使早期患者的認知功能下降速度減緩22%。

其中針對Tau蛋白中低表達的患者,下降速度減緩更為顯著,為35%,達到預設臨床終點。根據(jù)CDR-SB評分量表,多奈單抗可使患者的認知功能下降速度減緩29%。其中針對Tau蛋白中低表達的患者,下降速度減緩36%。在輕度認知障礙及低中度Tau蛋白表達人群中,患者iADRS與CDR-SB減緩達60%與46%。以上結果表明,多奈單抗可顯著減緩早期阿爾茲海默癥患者認知下降,且在部分人群中有更為突出的療效。不過禮來的Donanemab還沒有拿到FDA的獲批,預計會延期到今年下半年。

此外,一些新治療方法正在被探索。減肥藥司美格魯肽也被認為有一定潛在效果,即GLP-1受體激動劑可能有助于阿爾茲海默癥治療。

阿爾茲海默癥也被稱為“3型糖尿病”,其危險因素主要包括糖尿病、胰島素抵抗、衰老。在既往研究中發(fā)現(xiàn),阿爾茲海默癥患者存在腦胰島素抵抗,可能與AD的認知減退有關。臨床初步表明GLP-1R有保護AD患者認知功能,GLP-1R激動劑或通過神經(jīng)保護作用,改善認知及記憶。

諾和諾德在大型隨機對照試驗中發(fā)現(xiàn),服用GLP-1藥物的患者可以降低53%的癡呆發(fā)生率,并在臨床前研究中發(fā)現(xiàn),司美格魯肽能夠提高小鼠記憶力、減少p-tau積聚。

當下,口服司美格魯肽用于阿爾茲海默癥治療的全球III期臨床試驗正在開展。在GLP-1藥物治療AD的適應癥領域,全球有兩項口服司美格魯肽對比安慰劑,正處于III期臨床研究階段,這兩項研究各納入1840人,預計2025年完成主要臨床終點。

如果成功,那司美格魯肽將大大拓展適應癥,在已有的減肥概念下,如果還能治療阿爾茲海默癥,那將成為一款載入史冊的“神藥”。

03 一些醫(yī)生給出的專業(yè)建議

由于醫(yī)學界還沒有研發(fā)出可靠的治療手段,所以在最后,我們想奉上一份由專業(yè)醫(yī)生寫的應對AD的策略指南,作者Dr. Marc E. Agronin是一名老年精神病學家,也是Frank C. and Lynn Scaduto Mind Institute at Miami Jewish Health的首席醫(yī)療官,這篇文章刊登在華爾街日報上。當然,以下只是一些應對策略,而非治療方法,具有一定的主觀性,僅供參考。

預防是關鍵:你需要了解隨著年齡增長,會產(chǎn)生的導致腦損傷的風險,尤其是高血壓、糖尿病、抑郁癥、吸煙、過量飲酒、聽力損失、肥胖、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社會隔離、一些危險活動造成的腦損傷、對衰老的消極態(tài)度等等。盡快解決這些問題,并結合有益大腦的健康生活方式,可以降低風險并改善健康狀況。

關注一些相關指標:隨著年齡的增長,需要將短期記憶能力、尋詞能力和其他大腦能力視為認知方面的重要指標,就像血壓這樣的指標一樣,需要定期測量和監(jiān)測。雖然這些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fā)生變化是正常的,但它們也可能反映出壓力、睡眠、焦慮、抑郁、藥物因素等方面的問題,而這些問題都是可以扭轉的。如果這些變化持續(xù)存在并不斷加劇,則可能是阿爾茲海默癥的先兆。

及時看醫(yī)生:阿爾茲海默癥非常復雜,即使我們掌握了所有指標,診斷也可能難以捉摸。不要忽視早期癥狀,也不要等到癥狀嚴重到無法忽視時才去就醫(yī)。要積極主動,一有認知改變的跡象就去尋求幫助,比如老年精神科醫(yī)生或神經(jīng)科醫(yī)生,進行全面評估。

積極應對:保持腦部活躍,想方設法享受生活。你不需要放棄任何生活,除非這會造成風險。很多病人在治療后依然會繼續(xù)旅行、與朋友和家人交往,并從事他們一直喜歡的興趣愛好,但會稍作調(diào)整。

積極樂觀:雖然當面對阿爾茲海默癥時,可能很難做到積極樂觀。但根據(jù)科學研究,擁有良好的心態(tài)、自信心和目標感,對于降低阿爾茲海默癥的患病風險,和改善確診后的健康狀況大有裨益。護理人員可以通過提供同理心和鼓勵正常感來幫助改善態(tài)度。專注于自己能做的事情,而不是屈服于自己不能做的事情。

歸根結底,我們都走過了同樣的大腦衰老之路,都會帶來神經(jīng)認知的變化,包括記憶力衰退和認知能力下降等等挑戰(zhàn)。對于那些面臨阿爾茲海默癥的患者來說,我們的認知和治療方法已經(jīng)遠遠超過了幾年前的水平,并且科學有望在未來幾年為我們帶來更多進步,保持樂觀。

References:

1.NYT:Study Suggests Genetics as a Cause, Not Just a Risk, for Some Alzheimer’s

2.NYT:Mutation Protected Man From Alzheimer’s Disease, Hinting at Treatment

3.CNN:Genes known to increase the risk of Alzheimer’s may actually be an inherited form of the disorder, researchers say

4.WSJ:The New, More-Hopeful Face of Alzheimer’s Disease

5.平安證券:阿爾茲海默癥(AD)全景圖:Aβ藥物打開AD新世界大門,診療市場有望雙雙點燃

6.華創(chuàng)證券:阿爾茲海默癥診斷專題,治療手段突破催化診斷行業(yè)變革

7.戴爾·E.布來得森:《終結阿爾茲海默病》

本文為轉載內(nèi)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