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中國車企,去東南亞“搶”生意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中國車企,去東南亞“搶”生意

中國車企已經在東南亞市場上拉開架勢。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 范劍磊

文|巨潮 老魚兒

編輯|楊旭然

東南亞一直是日系車企的后花園。最近,卻遭遇了中國新能源車企的頻頻動土。

4月2日,廣汽埃安與印度尼西亞INDOMOBIL集團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雙方將在整車制造、汽車銷售服務及金融、能源生態(tài)、出行市場、產業(yè)鏈上下游開展全方位的戰(zhàn)略合作。在此之前的2月初,廣汽埃安首個海外生產基地——廣汽埃安泰國工廠項目在泰國羅勇府羅勇工業(yè)園已經正式開工。

3月底開幕的曼谷國際車展期間,比亞迪宣布,在泰國的乘用車生產基地即將在今年三季度竣工并啟動投產。

2023年7月初,奇瑞介紹了在東盟的相關戰(zhàn)略,表示將分別在印尼、馬來西亞和泰國設立工廠。

除此之外,上汽、長城、比亞迪、哪吒等多家車企,也宣布在東南亞建廠。截至2023年10月,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已經在泰國投資14.4億美元。

甚至寧德時代也開始前往泰國建廠,參與電動汽車的產業(yè)鏈配套建設。

一片如火如荼之際,中國車企在東南這個舞臺上并非獨角戲,競爭不容回避。但是對日本企業(yè)來說,臥榻之側,又豈容他人鼾睡?

中國車企已經在東南亞市場上拉開架勢。

01 切糕很硬

獨霸東南亞并非偶然。

在“Quora”上有人問:為何泰國街上99%的都是日系車?底下有答案回復“沒有99%那么夸張,但也高達85%?!?/p>

根據(jù)市場研究公司Marketline的數(shù)據(jù),2022年泰國本土銷售約85萬輛汽車,其中銷量前十名的車企品牌,有八家都是日系車企。日系車企在泰國的市占率常年都在八成以上。

印尼也不例外。2022年,印尼汽車批發(fā)量104.8萬輛,是東南亞最大的汽車消費國。其中日系車企占據(jù)了九成以上的市場份額。

面對東南亞市場,曾經無數(shù)車企都覬覦這塊蛋糕,也不乏撒下重金試水的。不過,真動起嘴來,才發(fā)現(xiàn)這哪里是蛋糕,分明是切糕,太硬了!

日系車獨霸東南亞并非偶然。總體來說有兩個主要因素。

第一是進入早,攤子大。

早在20世紀70年代,中國連桑塔納還沒有的時候,日系車已經主動進入東南亞市場。本田、豐田等車企紛紛在本地建廠,還通過援建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來換取東南亞政府對日系車的支持和特殊照顧。

這些做法對于日系車企在東南亞的做大行之有效。如今僅豐田在泰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其他東南亞國家就已擁有十幾家生產公司。

而歐美車系幾乎是晚于日系車20年的時間才開始介入競爭,中國品牌更是在30年以后才略有涉及。

第二是性價比高,服務好。

日系車價格低廉、省油、經久耐用的特質,對于經濟水平并不屬于上游水平的東南亞消費者來說,絕對是第一參考要素。這也構成了日系車在東南亞競爭的基本盤。

深入東南亞市場的個性化營銷理念,也發(fā)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比如日系車為東南亞市場推出了很多定制化的車型。以本田B-RV為例,這款車身只有 4.4 米長的車型,不僅極其適合東南亞較為狹小的停車位,而且考慮到東南亞消費者家庭成員較多的情況,本田B-RV竟然“喪心病狂”地在車里設計了7個座位,售價僅11.13萬元起,真正成了家庭用車神器。

此外,豐田、日產等車企也都為東南亞推出過專供車型。

此外日系車的售后一直保持足夠好的服務水平,從泰國到印尼,從菲律賓到越南,經銷店和服務中心遍布,零備件價格低廉、二手車保值率高、品牌口碑良好。

良好的性價比和配套服務水平,讓很多前來挖墻角的競爭對手鎩羽而歸。

通用和福特曾在泰國投入了超過10億美元打造面向全球生產基地,生產小型皮卡,但市場份額從未超過5%;起亞也曾在印尼組建了一家合資公司,但也迅速夭折。如今,韓系車在當?shù)氐姆蓊~只有1%;2013年大眾考慮在印尼建廠,但衡量了對日系車的競爭成本后,放棄了這個計劃。

中國車企也曾經試圖來挖墻腳。2017年,吉利汽車收購了馬來西亞本土汽車品牌寶騰控股49.9%的股權,并實現(xiàn)了銷量的大逆轉。但總體來看對東南亞日系車的銷量影響不大。

直到中國新能源汽車開始在東南亞集體發(fā)力,競爭局勢開始出現(xiàn)改觀。

02 電力十足

一股電動車浪潮。

火熱的局面背后,既有中國車企自己爭氣的因素,也有東南亞各國政府的“推波助瀾”。與歐美鉚足了勁兒要把中國車企擠出去不一樣,東南亞各國對新能源汽車可謂是敞足了懷抱。

早在2021年,泰國政府就頒布了“30/30”政策,規(guī)定到2030年,泰國制造的汽車必須有30%是零排放汽車。最終在2035年實現(xiàn)100%電動化目標。為此,泰國推出了一系列的新能源補貼政策,從2022年開始可為消費者最多支付15萬泰銖(約人民幣3.1萬元)的純電動汽車銷售補貼。同時在2022年—2025年期間,泰國純電動汽車的消費稅從8%降至2%。

印尼則早在2019年就提出到2030年,電動汽車產量能夠占其整個汽車產量的四分之一。并宣布將采取為電動汽車制造商和購買者減稅,降低電動汽車及相關技術和原材料進口關稅,下調電動汽車行業(yè)增值稅等措施。當時甚至還表示要為電動汽車車主提供免費停車車位。

今年4月印尼又宣布,為進一步吸引投資、推動國內電動汽車產業(yè)發(fā)展,要將電動汽車的增值稅從11%階段性下調至1%。

一波波的刺激之下,對比中國車企的如火如荼,相比之下,日系車反倒有些漫不經心。

整個2022年,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這東南亞六大經濟體汽車銷量約300萬輛。其中有約5萬輛是新能源車,不到2022年比亞迪月均銷量的三分之一。

在2023年,整個東南亞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局面變得完全不同:

根據(jù)馬來西亞汽車商公會(MAA)數(shù)據(jù),2023年,馬來西亞汽車總銷量近80萬輛,其中,純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合計銷量為3.8萬輛,較2022年上漲69%。

據(jù)泰國汽車媒體《汽車生活》(AutoLife)報道,2023年泰國電動汽車銷量大幅增長,同比2022年增長684%。其中,純電動汽車整體銷量達到76314輛,翻了7倍之多。

2023年印尼電動汽車整體銷量達到17,062輛,較2022年增長65.2%。

出了泰國素萬納普國際機場,路過機場高速,路邊廣告牌全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廣告。

《汽車生活》調查顯示,在泰國2023年最受歡迎的前十名電動車型中,有8款車是中國品牌。

馬來西亞汽車商公會今年1月公布的報告,比亞迪在2023年于馬來西亞一共賣出3728輛電動車,以微差優(yōu)勢超越德系豪華品牌寶馬(3600輛)成為馬來西亞銷量最高的電動車品牌。

這股浪潮的推動者、受益者,毫無疑問都是中國車企。有的中國車企在東南亞的表現(xiàn),甚至可以媲美國內。

2023年6月,哪吒汽車旗下的哪吒V以2025臺的銷量,泰國純電動汽車“銷冠”。要知道在中國市場,哪吒V在6月也不過是賣了2268臺。

03 路線之爭

日系車并未呈現(xiàn)出積極的熱情。

老牌霸主面對新能源浪潮,并非毫無反應。

比如2020年1月,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就已經批準了豐田的一項生產計劃方案。豐田計劃于2023年1月之前,在泰國啟動純電動汽車(EV)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V)的生產。

但直到現(xiàn)在,豐田的電動車還是音訊全無。

2023年12月15日,本田汽車泰國分公司宣布,在巴真府的一家工廠啟動了其第一條電池驅動e:N1 SUV車型的生產線。本田成為首家在泰國開始生產電動乘用車的日系車企。

但時至今日,不論是豐田還是本田,尚未見日系車的電動品牌進入暢銷車型的排行中來。

從態(tài)度來說,日系車并未呈現(xiàn)出積極的熱情,反而更像是對東南亞各國政策的敷衍。其實這也不難理解,哪怕是電動汽車已經有了飛速的發(fā)展,2023年,豐田、五十鈴、本田等日系品牌在泰國市場仍占據(jù)接近80%市場,具有絕對主導地位。舍棄掉大好的江山,去拼新變量,日系車顯然還沒有做好準備。

更別說,日系車常年來都是電動路線的“唱衰主義者”,他們押注的是氫能。2023年G7峰會期間,豐田章男直接牽頭聯(lián)合本田、馬自達、五十鈴等其他五家日系車企共同抵制全面電動化。

但是抵制抵擋不了汽車電動化的大勢。根據(jù)中國乘聯(lián)會秘書長崔東樹微信公眾號發(fā)布數(shù)據(jù)顯示,2023年全球汽車銷售前10中有4家日本企業(yè)。豐田更是常年位列第一。但從市占率來看,卻大多下降,或者只能保持微增。

而以比亞迪、奇瑞、上汽為代表的中國車企,成了增長的主力軍。

2023年,新能源車汽車銷量1926萬臺,滲透率達到了21.64%。燃油車滲透率比2022年又明顯下降了4個百分點。更為關鍵的是,2023年全球汽車銷售總量為8901萬臺,已經較2017年降低了5.4%。

數(shù)據(jù)變化的邏輯,是兩種路線的此消彼長的競爭格局即將到來。

總盤子變小,新能源勢力范圍擴張,說明路線之間將進入到難以回避的直接競爭階段。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東南亞,抑或是其他地區(qū),厚積薄發(fā)的中國汽車和老牌霸主日系車之間必有一戰(zhàn)。

04 寫在最后

產品競爭力上看,中國新能源有低廉的用車成本,更先進的科技應用,更年輕化的汽車設計,這對于以“性價比”著稱的日系車來說,是一個拳拳到肉的挑戰(zhàn)。

目前來看中國汽車初戰(zhàn)告捷。過去一年,中國汽車出口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中汽協(xié)預測,2024年我國汽車出口銷量將達到550萬輛,同比增長12%。而在東南亞的電動汽車市場中,中國汽車品牌占據(jù)80%左右的份額,日系品牌僅占比1%。

野村綜合研究所(NRI)泰國咨詢部門負責人山本HajimeYamamoto預測,未來十年,通過提供價格實惠的電動汽車,中國品牌可以從日本手中奪取至少15個百分點的市場份額。

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未來東南亞的電動化方向不發(fā)生大的調頭,中國電動車的先發(fā)優(yōu)勢會持續(xù)擴大。中國車企需要警惕的,其實是國產品牌內卷競爭的盲目化造成的系統(tǒng)性的品牌坍塌。畢竟,以往中國摩托車在東南亞的遭遇還歷歷在目。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中國車企,去東南亞“搶”生意

中國車企已經在東南亞市場上拉開架勢。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 范劍磊

文|巨潮 老魚兒

編輯|楊旭然

東南亞一直是日系車企的后花園。最近,卻遭遇了中國新能源車企的頻頻動土。

4月2日,廣汽埃安與印度尼西亞INDOMOBIL集團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雙方將在整車制造、汽車銷售服務及金融、能源生態(tài)、出行市場、產業(yè)鏈上下游開展全方位的戰(zhàn)略合作。在此之前的2月初,廣汽埃安首個海外生產基地——廣汽埃安泰國工廠項目在泰國羅勇府羅勇工業(yè)園已經正式開工。

3月底開幕的曼谷國際車展期間,比亞迪宣布,在泰國的乘用車生產基地即將在今年三季度竣工并啟動投產。

2023年7月初,奇瑞介紹了在東盟的相關戰(zhàn)略,表示將分別在印尼、馬來西亞和泰國設立工廠。

除此之外,上汽、長城、比亞迪、哪吒等多家車企,也宣布在東南亞建廠。截至2023年10月,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已經在泰國投資14.4億美元。

甚至寧德時代也開始前往泰國建廠,參與電動汽車的產業(yè)鏈配套建設。

一片如火如荼之際,中國車企在東南這個舞臺上并非獨角戲,競爭不容回避。但是對日本企業(yè)來說,臥榻之側,又豈容他人鼾睡?

中國車企已經在東南亞市場上拉開架勢。

01 切糕很硬

獨霸東南亞并非偶然。

在“Quora”上有人問:為何泰國街上99%的都是日系車?底下有答案回復“沒有99%那么夸張,但也高達85%?!?/p>

根據(jù)市場研究公司Marketline的數(shù)據(jù),2022年泰國本土銷售約85萬輛汽車,其中銷量前十名的車企品牌,有八家都是日系車企。日系車企在泰國的市占率常年都在八成以上。

印尼也不例外。2022年,印尼汽車批發(fā)量104.8萬輛,是東南亞最大的汽車消費國。其中日系車企占據(jù)了九成以上的市場份額。

面對東南亞市場,曾經無數(shù)車企都覬覦這塊蛋糕,也不乏撒下重金試水的。不過,真動起嘴來,才發(fā)現(xiàn)這哪里是蛋糕,分明是切糕,太硬了!

日系車獨霸東南亞并非偶然。總體來說有兩個主要因素。

第一是進入早,攤子大。

早在20世紀70年代,中國連桑塔納還沒有的時候,日系車已經主動進入東南亞市場。本田、豐田等車企紛紛在本地建廠,還通過援建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來換取東南亞政府對日系車的支持和特殊照顧。

這些做法對于日系車企在東南亞的做大行之有效。如今僅豐田在泰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其他東南亞國家就已擁有十幾家生產公司。

而歐美車系幾乎是晚于日系車20年的時間才開始介入競爭,中國品牌更是在30年以后才略有涉及。

第二是性價比高,服務好。

日系車價格低廉、省油、經久耐用的特質,對于經濟水平并不屬于上游水平的東南亞消費者來說,絕對是第一參考要素。這也構成了日系車在東南亞競爭的基本盤。

深入東南亞市場的個性化營銷理念,也發(fā)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比如日系車為東南亞市場推出了很多定制化的車型。以本田B-RV為例,這款車身只有 4.4 米長的車型,不僅極其適合東南亞較為狹小的停車位,而且考慮到東南亞消費者家庭成員較多的情況,本田B-RV竟然“喪心病狂”地在車里設計了7個座位,售價僅11.13萬元起,真正成了家庭用車神器。

此外,豐田、日產等車企也都為東南亞推出過專供車型。

此外日系車的售后一直保持足夠好的服務水平,從泰國到印尼,從菲律賓到越南,經銷店和服務中心遍布,零備件價格低廉、二手車保值率高、品牌口碑良好。

良好的性價比和配套服務水平,讓很多前來挖墻角的競爭對手鎩羽而歸。

通用和福特曾在泰國投入了超過10億美元打造面向全球生產基地,生產小型皮卡,但市場份額從未超過5%;起亞也曾在印尼組建了一家合資公司,但也迅速夭折。如今,韓系車在當?shù)氐姆蓊~只有1%;2013年大眾考慮在印尼建廠,但衡量了對日系車的競爭成本后,放棄了這個計劃。

中國車企也曾經試圖來挖墻腳。2017年,吉利汽車收購了馬來西亞本土汽車品牌寶騰控股49.9%的股權,并實現(xiàn)了銷量的大逆轉。但總體來看對東南亞日系車的銷量影響不大。

直到中國新能源汽車開始在東南亞集體發(fā)力,競爭局勢開始出現(xiàn)改觀。

02 電力十足

一股電動車浪潮。

火熱的局面背后,既有中國車企自己爭氣的因素,也有東南亞各國政府的“推波助瀾”。與歐美鉚足了勁兒要把中國車企擠出去不一樣,東南亞各國對新能源汽車可謂是敞足了懷抱。

早在2021年,泰國政府就頒布了“30/30”政策,規(guī)定到2030年,泰國制造的汽車必須有30%是零排放汽車。最終在2035年實現(xiàn)100%電動化目標。為此,泰國推出了一系列的新能源補貼政策,從2022年開始可為消費者最多支付15萬泰銖(約人民幣3.1萬元)的純電動汽車銷售補貼。同時在2022年—2025年期間,泰國純電動汽車的消費稅從8%降至2%。

印尼則早在2019年就提出到2030年,電動汽車產量能夠占其整個汽車產量的四分之一。并宣布將采取為電動汽車制造商和購買者減稅,降低電動汽車及相關技術和原材料進口關稅,下調電動汽車行業(yè)增值稅等措施。當時甚至還表示要為電動汽車車主提供免費停車車位。

今年4月印尼又宣布,為進一步吸引投資、推動國內電動汽車產業(yè)發(fā)展,要將電動汽車的增值稅從11%階段性下調至1%。

一波波的刺激之下,對比中國車企的如火如荼,相比之下,日系車反倒有些漫不經心。

整個2022年,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這東南亞六大經濟體汽車銷量約300萬輛。其中有約5萬輛是新能源車,不到2022年比亞迪月均銷量的三分之一。

在2023年,整個東南亞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局面變得完全不同:

根據(jù)馬來西亞汽車商公會(MAA)數(shù)據(jù),2023年,馬來西亞汽車總銷量近80萬輛,其中,純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合計銷量為3.8萬輛,較2022年上漲69%。

據(jù)泰國汽車媒體《汽車生活》(AutoLife)報道,2023年泰國電動汽車銷量大幅增長,同比2022年增長684%。其中,純電動汽車整體銷量達到76314輛,翻了7倍之多。

2023年印尼電動汽車整體銷量達到17,062輛,較2022年增長65.2%。

出了泰國素萬納普國際機場,路過機場高速,路邊廣告牌全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廣告。

《汽車生活》調查顯示,在泰國2023年最受歡迎的前十名電動車型中,有8款車是中國品牌。

馬來西亞汽車商公會今年1月公布的報告,比亞迪在2023年于馬來西亞一共賣出3728輛電動車,以微差優(yōu)勢超越德系豪華品牌寶馬(3600輛)成為馬來西亞銷量最高的電動車品牌。

這股浪潮的推動者、受益者,毫無疑問都是中國車企。有的中國車企在東南亞的表現(xiàn),甚至可以媲美國內。

2023年6月,哪吒汽車旗下的哪吒V以2025臺的銷量,泰國純電動汽車“銷冠”。要知道在中國市場,哪吒V在6月也不過是賣了2268臺。

03 路線之爭

日系車并未呈現(xiàn)出積極的熱情。

老牌霸主面對新能源浪潮,并非毫無反應。

比如2020年1月,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就已經批準了豐田的一項生產計劃方案。豐田計劃于2023年1月之前,在泰國啟動純電動汽車(EV)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V)的生產。

但直到現(xiàn)在,豐田的電動車還是音訊全無。

2023年12月15日,本田汽車泰國分公司宣布,在巴真府的一家工廠啟動了其第一條電池驅動e:N1 SUV車型的生產線。本田成為首家在泰國開始生產電動乘用車的日系車企。

但時至今日,不論是豐田還是本田,尚未見日系車的電動品牌進入暢銷車型的排行中來。

從態(tài)度來說,日系車并未呈現(xiàn)出積極的熱情,反而更像是對東南亞各國政策的敷衍。其實這也不難理解,哪怕是電動汽車已經有了飛速的發(fā)展,2023年,豐田、五十鈴、本田等日系品牌在泰國市場仍占據(jù)接近80%市場,具有絕對主導地位。舍棄掉大好的江山,去拼新變量,日系車顯然還沒有做好準備。

更別說,日系車常年來都是電動路線的“唱衰主義者”,他們押注的是氫能。2023年G7峰會期間,豐田章男直接牽頭聯(lián)合本田、馬自達、五十鈴等其他五家日系車企共同抵制全面電動化。

但是抵制抵擋不了汽車電動化的大勢。根據(jù)中國乘聯(lián)會秘書長崔東樹微信公眾號發(fā)布數(shù)據(jù)顯示,2023年全球汽車銷售前10中有4家日本企業(yè)。豐田更是常年位列第一。但從市占率來看,卻大多下降,或者只能保持微增。

而以比亞迪、奇瑞、上汽為代表的中國車企,成了增長的主力軍。

2023年,新能源車汽車銷量1926萬臺,滲透率達到了21.64%。燃油車滲透率比2022年又明顯下降了4個百分點。更為關鍵的是,2023年全球汽車銷售總量為8901萬臺,已經較2017年降低了5.4%。

數(shù)據(jù)變化的邏輯,是兩種路線的此消彼長的競爭格局即將到來。

總盤子變小,新能源勢力范圍擴張,說明路線之間將進入到難以回避的直接競爭階段。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東南亞,抑或是其他地區(qū),厚積薄發(fā)的中國汽車和老牌霸主日系車之間必有一戰(zhàn)。

04 寫在最后

產品競爭力上看,中國新能源有低廉的用車成本,更先進的科技應用,更年輕化的汽車設計,這對于以“性價比”著稱的日系車來說,是一個拳拳到肉的挑戰(zhàn)。

目前來看中國汽車初戰(zhàn)告捷。過去一年,中國汽車出口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中汽協(xié)預測,2024年我國汽車出口銷量將達到550萬輛,同比增長12%。而在東南亞的電動汽車市場中,中國汽車品牌占據(jù)80%左右的份額,日系品牌僅占比1%。

野村綜合研究所(NRI)泰國咨詢部門負責人山本HajimeYamamoto預測,未來十年,通過提供價格實惠的電動汽車,中國品牌可以從日本手中奪取至少15個百分點的市場份額。

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未來東南亞的電動化方向不發(fā)生大的調頭,中國電動車的先發(fā)優(yōu)勢會持續(xù)擴大。中國車企需要警惕的,其實是國產品牌內卷競爭的盲目化造成的系統(tǒng)性的品牌坍塌。畢竟,以往中國摩托車在東南亞的遭遇還歷歷在目。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