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知名百億私募半夏投資掌門人李蓓發(fā)文道歉,引發(fā)市場關注。她說,過去幾個月犯了速勝論的錯誤,配置了進攻性的品種,不夠謹慎、不夠耐心,造成凈值較大回撤,目前已經(jīng)戰(zhàn)術性減倉。談及未來,她依然相信二十年一遇的牛市仍會到來,并且不會太遠。但接下來在投資上要做好防守,保存實力。
什么樣的資產(chǎn)有防守效果呢?幾十年前,指數(shù)基金之父約翰·博格提出的博格公式或許能給我們靈感。博格認為股市中長期投資的年化復合收益率=凈利潤增長率+股息率+估值變化率+估值變化率*凈利潤增長率。也就是說,凈利潤增長率、股息率與估值變化率三者越高越好。當外部大環(huán)境不夠友好的情況下,凈利潤增長和估值變化很難對收益率提供正向貢獻時,股息率越高就意味著收益率越高。正因如此,高股息率的資產(chǎn)就被投資者當作是防守型資產(chǎn)。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在大行情不好的情況下,以高股息率為選股標準的紅利策略類ETF的超額收益與市場行情是負相關的。也就是說,在大行情不好的情況下,紅利策略卻能跑出超額收益。換成普通投資者比較容易理解的話來說,就是說市場行情越弱,紅利策略的防御屬性就越明顯。哪些紅利策略的股息率比較高呢?下面這張圖給出了參考。
不過,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未有跟蹤港股通央企紅利指數(shù)(931233)的產(chǎn)品面世。據(jù)媒體消息,本周,跟蹤它的第一只ETF產(chǎn)品——港股央企紅利ETF(認購代碼:513913/交易代碼:513910)上市,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空缺。